2019-06-11
天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客户端):为了这杯幸福的小酒 ——贵州大学酿酒专业博士黄永光的岩博一日
初夏,贵阳的清晨还透着阵阵凉意,5月底的一个周五,我省第一个酿酒专业博士、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黄永光,利用没有课的时间,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又踏上开往盘州的高铁,到盘州后又转汽车前往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岩博酒厂,这一路,6小时的往返路程马不停蹄,这样每周一次,甚至两三天一次更频繁的奔波,黄博士坚持了6年。刚到酒厂,车间外,岩博村村主任肖玉龙正在给60余人的参观团队介绍岩博村和岩博酒厂的改革发展历史,客人们专注于让人惊叹的岩博故事,没有人在意炙热的烈日。黄永光带着学生直奔研发室,路过酿酒车间时,酒厂的生产副总经理肖若一看到黄博士,快步跟上他,边走边汇报本周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希望得到黄博士的指点。别看肖若现在在黄博士面前像个虔诚的学生,6年前,当黄永光提出要对岩博酒从香型到生产工艺进行颠覆性的改造时,肖若和厂里的员工都很不理解:我们岩博酒有600年的历史,家家户户一直都是这样酿酒的,新工艺在酿制过程中需要全过程检测,温度的控制要精确,这么做太麻烦,有这个必要吗?但是,当经过黄博士改进香型和工艺的第一批新酒出来后,在品酒上很有天赋的肖若知道,岩博酒的春天真的来了。如今的肖若已成为黄博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