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实习记者 任柯洁)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新征程。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我校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与学习实际,畅聊体会、共话担当。大家一致表示,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个人成长的强大动力。
校党委书记杨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出了乘势而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宣言,是一次谋划新蓝图,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性盛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鼓舞人心。贵州大学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理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加强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对标、与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衔接,聚焦国家战略与贵州发展所需,谋划好“十五五”规划,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示范工程”“立德树人厚植工程”“科研创新跃升工程”“引育留用聚才工程”等重要任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彰显新担当、体现新作为。
校长宋宝安院士: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部署“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战略任务,为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贵州大学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高起点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始终坚守“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办学定位,紧扣国家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创新成果反哺育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动担当作为,朝着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勇前进,为教育强国与特色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统战部部长、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院长洪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作出了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必须将统战工作置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学校的统战工作要精准发力,在港澳台及海外统战工作中展现新作为,画好开放发展“同心圆”。一要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汇聚开放发展合力。二要充分发挥学校统战资源优势,拓展海外统战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三要深化与港澳台高校的交流融合,发挥品牌交流项目的影响力。立足新起点,高校统战工作应主动作为,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实践,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作用,为开创国家合作共赢新局面、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持续赋能添力。
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季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高校统战工作锚定了新坐标。作为高校统战干部,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外知识分子、归国留学人员等统战对象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凝聚起智慧方能为文化繁荣注入源头活水。思想引领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我们将继续建设好“非遗文化进校园”统战工作品牌,打造好 “贵州大学溪山同心社非遗课堂”,邀请文史馆员等党外专家和非遗传承人结合贵州侗族大歌、古法扎染、福泉阳戏、苗族银饰等非遗资源,解读全会精神中 “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的发展要求,将思想政治引领与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深度融合。文化兴则国运兴。高校统战工作当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统战之智、汇文化之力,让创新活力在同心筑梦中充分涌流。
动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指明方向,特别强调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我将带领全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切实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学院党委将深化“四抓四强化”党建工作品牌,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全方位融合。依托畜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学科优势,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大批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紧扣全会提出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要求,学院将充分发挥四大产业团队的技术优势,通过系统化布局实现畜牧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对接。展望“十五五”新征程,我们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洪影秋:学习全会精神关键在落实,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实干诠释担当。一是下功夫“学深悟透”,坚持原原本本学原文,理解内涵,以便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二是见实效“对标对表”,立足岗位找准切入点,结合上级安排和体育学院情况,谋划未来五年发展,在体育+思政育人等方面取得新成绩。三是显担当“攻坚克难”,增强问题意识,为破解发展难题贡献力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动力,站在新起点,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本职工作中找准定位,做蓝图“见证者”和发展“建设者”,为我省现代化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校团委副书记李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令人振奋。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青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和文化创新发展生力军,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文化人,根植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发挥校园文化建设育人功能。结合青年特点与校园文化特色,探索校园文化活动新资源、新渠道、新阵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吸引传统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创新活动品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创共享新时代校园特色文化。加强校地联动,推进文化育人实践平台建设,组织青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引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实现文化自信自强。
校团委副书记杨晓椿: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十五五”规划建议,深入领会全会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四方面部署。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将锚定“思想引领”与“科技创新”双线发力。在思想引领上,以主题团日、专题团课为载体,用身边案例让理论落地,筑牢青年科技报国信念 。在科技创新上,营造良好氛围,搭建实践平台。举办科创展直观呈现成果,邀请“挑战杯”国奖团队分享攻关经历,通过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锤炼学子本领,推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学、思、践、悟”为引导,推动青年学子在自身体悟和逻辑分析中内化主流价值,增强能力储备,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绽放光彩 。
体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公体部主任郑志兵:作为一名高校体育工作者和基层党支部书记,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刻体会到体育在“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价值与时代使命。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学院党委指导下,我们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作为支部书记和系部主任,我认真执行学院党委的决策部署,持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教师带头开展教学改革和体质帮扶、运动指导等志愿服务,助力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协同的体育育人新格局。未来,我将继续带领支部党员和系部教师,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力上好“塑造人格、锤炼意志、培育精神”的体育金课,在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中彰显高校体育人的担当。
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刘爱:作为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对自身研究方向和时代责任有了更深理解。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与社会学中社会变迁和结构演化理论契合,启示我解决社会问题、成就伟大事业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学术研究要摒弃急功近利心态,培养“历史耐心”。无论是社会调查还是构建理论模型,都应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发现并解释“阶梯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连接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未来学习中,我会将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沉稳心态和昂扬斗志做好学术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哲学学院2024级学生张岚芬: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后,结合在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的实习经历,我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了更真切认识,理解了“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从课本走向田间地头”的重要性。公报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调“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田立方科技赋能让我看到现代农业潜力。它整合5G、北斗导航等技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接待省农科院研修班时,我明白乡村振兴需“政企协同、农民参与”,让农民成为受益者。这段实习经历让我认清青年责任,明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未来我会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经济学院2024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邱宇宁:作为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深感青年学子成长应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挑战杯”竞赛中,我们团队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普惠金融模式创新”,调研农户信贷需求,设计小额信贷产品,将全会“增进人民福祉”要求转化为实践。正在开发的“绿色能源金融服务平台”,呼应全会“推动绿色发展”部署,让金融服务绿色产业,让我认识到金融是服务国家战略、赋能社会发展的工具。专业实践让我读懂全会“坚持创新驱动”深意,打磨计划书、路演答辩、分析行业金融风险等经历,锤炼了我的创新能力,促使我把专业知识与产业实际融合在一起。这些让我明白,青年应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专业知识回应时代命题。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金融学习实践中锤炼本领,让青春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绽放光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保密学院)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宋苏婷:“十五五”规划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支撑,为计算机学子指明深耕技术、锤炼本领的方向。课堂上,我们钻研数据结构与算法、攻克人工智能难题,这些知识是破解“卡脖子”技术的基石。我在完成代码实验时,因路径优化算法效率不足陷入瓶颈,想起老师教导,沉下心重新梳理经典算法并结合开发场景创新优化,最终使响应速度提升40%。对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科技创新需扎根专业实践。作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科技强国,青年有责”誓言,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春力量。
外国语学院2024级英语专业本科生张文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十四五”成就、擘画“十五五”蓝图,其中的每一项部署都是对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生动阐释,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对“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研与分析大赛中,我们的项目团队实地调研贵州省都匀市三都水族自治县,采访非遗水书传承人,并用英语介绍古老水书文化、呈现实践成果,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国际传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而是需要我们用专业能力将其转化为具体实践,把中国实践转化为国际社会听得懂、能共情的生动故事。未来,我将继续以语言为桥,深入学习宣传全会精神,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外语传播实践,做中国故事和中国发展的讲述者。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姚作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