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贵州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校党委宣传部在贵大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启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 栏目。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车辙,回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各学院党委以党建为舵,在人才培养的沃土深耕细作,于科学研究的险峰奋勇攀登,在社会服务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活力,一同感受贵大各学院在奋斗路上奏响的激昂乐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学校党委、行政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院党的建设,在推动思政课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40%;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专项核验工作,努力为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高立德树人政治自觉
学院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学院党委书记带头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组织40余名思政课教师与专业学院干部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2人被选拔为省委宣讲团成员,4人被选拔为贵州大学2025年“理论宣传二人讲”示范队伍成员,在省内市州、县宣讲60场,在校内宣讲21场,教育引导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守牢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为使命担当。录制廉洁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组织党员干部、教职工观看廉洁教育视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获全省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优秀教学案例2个、优秀教师1人,高校思政类重点建设公众号“十佳”原创短视频1个。学院党委书记每年向学校党委作1次抓党建工作汇报,每年召开2次以上党建工作专题会,组织学院各党支部书记作党建工作述职评议,1个党支部获校级先进党支部。
二、实施教法攻坚,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水平
校党委书记带头作思政课示范讲课,常态化听课、巡课、督课,将二级单位党政干部编入形势与政策教研室,配优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定《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方案》,以训促赛,以赛促教,构建“1+N”集体备课模式,连续2年暑期组织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到清华大学参加教学培训,支持10余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访学。举办学院教学展示选拔活动,承办2025年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法攻坚示范课展示活动,精准对标省级以上教学比赛打造教学团队,形成比学赶超氛围,提升教学能力水平。通过“集体备课+深度研讨+模拟演练+专家指导”的方式,实现了教育部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省赛八门课程参赛全覆盖,荣获四项一等奖、四项二等奖。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思政教学展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2个,获省管专家1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4人,省学术先锋2人,省青年学术先锋2人,省思政课十大科研团队1个、省思政课十大教育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省级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3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3门,省红色文化虚拟仿真体验中心1个。
三、凝聚育人合力,拓宽科研实践新平台
近几年,学院大力推进科研育人,举办各类全国性学术论坛,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38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CSSCI期刊及“三报一刊”发表论文185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21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26部,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17项。依托“马院+书院”协同育人机制,学院专题研究,举办思政实践课教学展示活动,协办“开学第一课”“艺术思政课”,获得贵州省委改革重大调研课题立项1项。扎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获大学生讲思政课全国一等奖1项,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奖项11项,“揭榜挂帅”专项国赛二等奖1项,主赛道省赛二等奖3项;在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中,6支队伍获得省赛一等奖,6支队伍获得省赛三等奖;获省高校志愿服务大赛文化设计赛道银奖1项、实践项目赛道铜奖1项;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三等奖1项等,实现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师生参加“理论‘黔’言·党校青年讲”6场宣讲活动;举办贵“马”黔行读书会4场,在“理响溪山”中发出学院好声音。
编辑:尹梓熹 宁玉梅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