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党委研究生工作部)4月30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发布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24年度报告》。在该报告中,贵州大学在年度贡献力榜单中位列全国高校第9位,成为排名前十的唯一一所非部属高校。这一优异成绩标志着贵州大学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以下简称“研创赛”)中实现了新的突破。
立基拓新,体系初成
从2022年开始,为了能让研究生通过“研创赛”培育创新能力,学校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培养单位积极动员师生参与比赛,并积极向已在赛事中崭露头角的优秀院校“取经求学”,逐渐摸索一套贵州大学的“研创赛”培育体系。
2024年,我校初步构建了“五维联动”特色培养体系:依托学科优势,打造“阶梯式培养”模式,通过连续三年举办“研创赛”校赛,形成项目质量阶梯式提升机制;实施“双轨激励”政策,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激发团队参赛动力,并将竞赛成绩纳入研究生综合评价体系,在奖学金和荣誉称号评定中予以认定;组建跨学科培育平台——研究生创新中心,整合培养单位、辅导员工作室、校内外专家及获奖团队资源,构建“研创课堂+研创培育+经验共享”的立体化指导体系;建立校院协同保障机制,通过职能部门资源整合与教师团队的投入,形成全员参与的创新生态。
经过三年的磨砺,贵州大学在“研创赛”的贡献力排位、参赛数、获奖数等多项数据上都超速上涨。其中,贡献力排位由2022年的第54位上升至2024年的第9位,参赛数量从2022年的1144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3175人次,获奖数量也从2022年的78项增长至2024年的257项,成为“研创赛”上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
星火燎原,万象争荣
2021年“研创赛”共设置10项主题赛事,贵州大学主攻“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在178支参赛队伍中163支均为“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伍,占总参赛队伍数的85.89%,获得该主题赛事的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
2024年“研创赛”共设置19项主题赛事,贵州大学参赛队伍达996支,较2023年增长67.9%,在17项主题赛事获得全国等级奖项257项,其中在6个主题赛事获一等奖12项,并荣获11个主题赛事的“优秀组织奖”,以燎原之势实现了“万象争荣”。
在万象争荣的背后,涌现出的是贵州大学众多研究生团队潜心钻研、大胆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在全国性赛事中崭露头角,斩获多项国家级奖项,他们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卓越的创新思维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展现了贵大学子的风采,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智能赋能绿农路,精准施药创新章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黄媛琴,在郝格非教授的指导下,不断探索人工智能辅助绿色农药研发和农药精准施药技术,该研究解决了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并研发新农药取代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农药,黄媛琴也将此成果作为参赛项目,最终获得首个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四届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丹寨蜡染焕新彩,文创传承促发展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2022级民间艺术创新设计专业团队,专注于贵州区域传统图形研究,此次项目以贵州丹寨蜡染图形为例,旨在通过对丹寨蜡染的传统图形进行提取分析与创新设计后,将其运用到服装设计、宣传设计、文创设计当中,进而推动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播、保护及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在张超教授的专业指导下,团队从442所高校共计303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决赛一等奖。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可能性,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更多力量。
数据建模探磁损,国赛夺魁展锋芒
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级的三名电子信息专业的硕士,在徐计副教授的指导下,长期从事于多粒度大数据分析研究。在本次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团队齐心协力,在徐计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对数据驱动下的磁性元件的磁芯损耗进行建模,并获得全国一等奖。
数智创新探文博,企管大赛铸荣光
杜开源、吴晓丹、肖玮建、陈绪娜四位同学组成的团队,凭借文博文创数字化研究成果,摘得全国一等奖。团队成员长期专注企业管理,尤其在文博文创数字化领域经验丰富。针对行业难题,他们以专业理论为支撑,深入研究贵州博物馆数字化应用场景与发展策略。在周乐欣、项凯标两位老师指导下,团队反复优化项目,紧密协作。此次获奖,既展现团队实力,也体现学院研究生培养成效,推动了理论与实践融合,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蓄势超越,潮头勇立
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24年年度报告》的大赛贡献力榜单中,贵州大学年度规模贡献力居第2位、质量贡献力居第13位,总贡献力居第9位。相较2023年赛事启动大会上公布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23年年度报告》的贡献力榜单,排位实现大幅度提升,其中总贡献力从第13位上升至第9位,规模贡献力从第5位上升至第2位,质量贡献力从第27位上升至第13位。
2024年的研创赛答卷,凝聚了广大师生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更得益于学校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持续推动与大力支持。广大师生积极响应,勇于探索,不断突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研创赛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我校将科研创新能力转化为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成果。
编辑:庞爱忠 尹梓熹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