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学院深地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团队在国际知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两部英文专著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5-09浏览次数:34

贵大新闻网讯(矿业学院)近日,贵州大学矿业学院深地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出版机构Springer(斯普林格)出版两部英文专著: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mining-induced rockdamage and ground control of roadways(《采动岩体损伤时空演化与巷道稳定性控制》)与Creep Effect and Prediction Method of Dynamic Disaster of Surrounding Rock(《围岩动力灾害蠕变效应及预测方法》)。此次出版标志着团队研究成果获国际学术界认可,为全球深地工程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

C:\Users\TJ\Desktop\蠕变英文专著封面.jpg

十年磨一剑,深耕深地工程难题。随着矿产资源开采深度突破千米级,深部高地应力、强采动扰动等复杂地质条件引发的围岩大变形、动力灾害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全球深地资源安全开发的核心挑战。两部专著系统总结了团队基于“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的系列创新成果,研究聚焦深地工程领域“卡脖子”难题,围绕采动应力场时空演化规律、围岩蠕变效应动力学特征、灾害精准预警模型及智能建养技术体系展开,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解决方案。

国际权威认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Springer出版社作为全球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出版巨头,此次出版的专著是团队在岩石力学、人工智能、灾害防控等交叉领域的阶段性进展。书中提出的“深部矿井动力灾害致灾模型”“采场动力灾害预控技术”及“煤岩体蠕变失稳监测及预警技术”等核心成果,已在贵州、山东、陕西、内蒙古等典型矿区成功应用,显著降低了动力灾害发生率,验证了技术的普适性与可靠性。

服务国家战略,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我校矿业学院立足西南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与能源开发需求,长期深耕深地工程基础研究与技术转化。文志杰教授表示:“两部专著是团队响应国家‘深地探测’战略和贵州省‘富矿精开’需求的阶段性成果,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智能感知、数字孪生等技术与传统矿业的融合,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更强科技动力。”

展望未来,打造国际一流科研高地。此次专著的出版是我校矿业学科国际化进程中的成果之一。矿业学院将继续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指引,进一步拓展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网络,推动深地工程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我国实现智能化、安全化、高效化的矿产资源开发,为全球深地工程学科发展贡献“贵大方案”。


编辑:张蝉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