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俊霖)近日,由中国烟草总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司立项、百色市烟草公司与贵州大学联合研发的“自走式打孔移栽一体机”,在靖西市烟草种植基地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现场示范与观摩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百色市烟叶科研所、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家团队、百色市靖西营销部、当地烟草种植合作社及烟农代表参与此次活动,共同见证烟叶井窖移栽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壁垒 精准高效赋能烟叶种植
“自走式打孔移栽一体机”项目的研发始于2022年,项目团队针对广西百色地区土壤特性及烟叶井窖式移栽技术的实际需求,历时三年完成三代机型迭代升级。该设备集打孔、移栽功能于一体,攻克了多功能协调作业、精准投苗控制和垄间自适应调控等关键技术难题,标志着广西在烟叶井窖移栽机械化作业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该设备创新性地采用‘井窖旋转式打孔’技术,通过优化钻头结构设计,确保在复杂土壤条件下形成深度稳定、孔径均匀的井窖。同时,自主研发的‘分时投苗控制系统’与‘间歇行走底盘系统’实现了移栽动作与行走速度的精准匹配,作业效率可达0.5-2亩/小时,移栽深度≥150mm,株距调节范围300-750mm,完全适配不同烟叶品种的种植要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设备仅需1人操作即可完成全流程作业,较传统人工移栽效率提升5倍以上,且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项目负责人黄宝瑞说。
现场示范引关注 烟农直呼“省时又省力”
2月11日,在靖西市新靖镇烟草种植示范基地,自走式打孔移栽一体机进行了首次公开作业演示。随着操作员启动设备,一体机沿烟垄匀速行进,旋转钻头精准切入土壤形成标准井窖,随后投苗装置将烟苗垂直投放入孔,覆土动作一气呵成。现场观众屏息凝神,短短5分钟内,一行行整齐的烟苗已扎根田间,井窖深度、株距均符合农艺规范。
“过去人工移栽一亩地需要3个人干一整天,现在这台机器一个人一小时就能完成,关键是苗栽得又直又稳,达到了小苗深栽标准,有效提高移栽效率,降低移栽强度,移栽后烟苗还苗快,我们盼望这台机器尽快推广,让广大烟农享受科技种烟的成果。” 靖西绣球情生态农业科技合作联社理事长农承球说。多位合作社负责人及烟农表示,该设备不仅能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还能通过标准化作业提升烟苗成活率,为后续田间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曹阳在技术讲解环节指出:“传统移栽机多依赖进口,价格高且适应性不足。我们团队在设计时特别针对百色地区的红壤黏性高、垄面起伏大的特点,优化了底盘行走系统和钻头结构,确保设备在复杂地形下的井窖成形质量和整机作业稳定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 助力农业现代化升级
此次示范活动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多方协作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该设备的成功研发是广西烟草行业落实‘科技兴烟’战略的重要成果。通过整合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需求,我们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无缝对接。”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百色市公司烟叶科研所罗刚所长说。贵州大学教授张大斌则表示,未来将联合企业持续优化设备性能,探索在雪茄烟叶、蔬菜等经济作物领域的拓展应用。
随着自走式打孔移栽一体机的推广应用,广西烟叶种植正加速向机械化、标准化转型。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烟农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更展现了我国农业装备自主研发能力的显著提升。
编辑:庞爱忠 张蝉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