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刚过,住黔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大学教授陈前林就赶往六盘水市相关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治理的调研和技术服务。这样到各市(州)企业的调研和产学研合作,陈前林每个月要跑一趟以上。
陈前林从事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工业固体废物治理研究多年。如何在充分释放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陈前林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
“矿产资源在采选和加工利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是实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治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是在矿产采选和加工中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另一方面是减少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这样可有效减少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都需要科技创新。”陈前林说。
从建立磷石膏生产水泥熟料联产硫酸生产规范助力长江保护,到多措并举强化大宗工业固废治理,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两年多来,陈前林结合专业特长提交的提案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
陈前林(左二)深入企业调研并进行技术指导。
富集的矿产资源是贵州突出的比较优势,“富矿精开”是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关键抓手。早在2021年,陈前林撰写了《贵州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需突破的关键技术》报告,省科技厅采纳有关建议后,启动了2个重大专项项目。
“只有通过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才能将矿产资源价值‘吃干榨尽’,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富矿精开’的新动能。”陈前林这样说,也在发挥专长这样做。他主持开发的“二水/无水法湿法磷酸联产无硫酸钙”工艺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线,首套产业化示范装置预计将于今年4月底建成投产。
陈前林(右)指导科研成员进行实验分析。
今年全国两会,陈前林将聚焦磷化工企业的氟资源回收。“磷矿伴生的氟如果不回收,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一些企业回收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磷矿伴生氟资源回收政策并明确回收标准,以推进磷矿伴生氟资源的高效回收,实现我国氟资源的增储上产。
记者手记:
发挥专长建言献策
从实验室的科研攻关,到生产线的技术转化,再到两会上的建言献策,陈前林不仅是建言者,更是实践者。
他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磷石膏综合治理等行业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他用政协委员的身份,把提案提到“点子上”,为贵州乃至全国的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他的履职故事,正是新时代政协委员聚焦“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回应“民之关切”的生动写照,也是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例证。
编辑:韩晓梅 刘利利
责编:岳莹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