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贵州大学聚焦“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高质量发展,凸显了“贵”的地位、“大”的作为。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展现贵州大学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生动实践。
“好学风是自己主动学习,大家共同进步”“好学风是积极的学习态度、勤奋的学习行为以及良好学习氛围”“好学风是风向标,影响着每一个人”,一场关于学风建设的大讨论在溪山校园中火热开展起来;
“前三排C位出道,知识吸收MAX”“无手机课堂,才是真正的‘荣耀王者’”“图书馆、自习室,是咱们的主战场”,同学们用“青言青语”发出了“让大学生活‘燃’出新高度”的倡议;
“抬头挺胸前排坐,课堂教学活起来,师生交流动起来”,全体校领导带头开展晨风值守,深入教学一线,听课抓教风,巡课促学风;
“溪山明道”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大练兵、“两谈一问”大调研、“溪山铸魂赋能”大思政课,学风建设引导行动、关爱行动、督促行动如火如荼,“人人思学、人人思进”氛围日益浓厚;
…………
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贵州大学始终把培育积极向上的学风教风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提升行动,以优良学风教风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
贵州大学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优秀学子有约”活动
以学生为先,涵养欣欣向学新风尚
好学风是学校兴学育人的立教之本,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立学之基。为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风建设活动中来,贵州大学制定了《学风建设提升行动方案》,提出了学风建设引导行动、学风建设督促行动、学风关爱行动等十大具体举措,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积极营造“乐学、勤学、会学、善学”的学习氛围。
同频共振话学风。为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贵州大学溪山融媒中心精心策划“学风教风大家谈”“学风教风微镜头”“朋辈同行·筑学风”等专栏,将镜头对准师生,听一听他们眼里的“什么是好学风”“怎么建设学风”。党委学生工作部协同学院,举办第三届“学霸寝室”评选,开展“溪山榜样 青春领航”——“优秀学子有约”成长分享会、“榜样在身边 奋斗正当时”——优秀学子风采展、“我是课堂的主角”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学有榜样、学有方向。
正所谓“好风凭借力”,贵州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专门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构建“创新+”模式,搭建多元学习平台,按照学生特长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早立目标、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明确成长方向,找准发展路径,激发学习动力。
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螟”终注“啶”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获国赛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金奖。图为团队正在探索基于靶标的虚拟筛选方法
近年来,本科生参与“双创”竞赛比例达到78%以上,并连续三年进入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名百强榜单。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贵州大学获得7个金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获金奖银奖各1项,并以优异成绩荣获“优胜杯”。
以教师为重,厚植躬耕教坛新动能
强教必先强师,有好教风,才能培育出好学生。贵州大学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赋能助发展,以改革增活力,以示范强引领,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从今年暑假以来,“教师工作坊”暨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AI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改革设计实践工作坊、“溪山明道”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大练兵等各类教学示范公开课、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访学研修、教学竞赛等密集开展,为教师充电蓄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集体备课
为辐射带动广大教师“上好一门课”,贵州大学连续举办“师德师风铸魂,名师赋能成长”系列活动,并以青教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改革创新、名师教师团队建设等为抓手,以“强示范、赛促教、传帮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引领教师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来磨炼教学能力,勤修育人本领。2024年,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获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取得历史性突破。农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机械工程学院张富贵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以质量为本,延展立德树人新路径
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贵州大学将“质量建设”作为办学治校的主线,坚持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五自”理念,构建“教、学、管、改、建、研”多维一体质量保障机制,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贵州大学组建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督查督改工作专班,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全方位全覆盖检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落实落细“评估-反馈-改进”课堂教学闭环管理,着力提升教学质量。
今年9月以来,各学院大力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大调研、大练兵、大比武,累计召开60余场调研会,发放问卷13000余份,全面梳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短板,为学风教风建设提实策、出实招、谋实效。
同学们在溪山书房尽情阅读
各部门聚合发力,通过举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座谈会、“溪山铸魂赋能”大思政课、“青研习语”大课堂等系列活动,同研共建学风教风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把学风教风建设融入大思政格局,切实增强思政引领力,提升育人协同力。
溪山风正好扬帆,贵大奋进正当时。学风教风建设事关立德树人大局,事关学校高质量发展,贵州大学坚持把教育教学放在人才培养和办学治校的核心地位,以“钉钉子精神”强学风常抓不懈、促教风久久为功,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
编辑:刘利利
责编:韩晓梅
编审: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