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11月2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在西安举行。大赛共吸引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39万个项目参与,经过校赛和省赛,全国共839个项目入围国赛决赛。贵州省在本届大赛普通高校组获得1项金奖、2项银奖,其中贵州大学获得1项金奖、1项银奖。此外,贵州大学还以优异成绩荣获本届大赛全国“优胜杯”,也是我省唯一荣获本届大赛“优胜杯”的学校。
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参赛项目《以“蚊”治“蚜”——加快推动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助力陕西农业现代化发展》荣获本届“挑战杯”秦创原创新挑战赛金奖,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参赛项目《让齿轮“飞”——高可靠长寿命精密航空航天齿轮制造技术》获得银奖。
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团队部分成员
《以“蚊”治“蚜”——加快推动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助力陕西农业现代化发展》以于晓飞、杨茂发、丘丽华为指导老师,朱绪立、薛永露、万子吉、李梦莎、袁进敏、邹广、杨沙沙、姚青平为团队成员。项目立足陕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对经济社会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病虫害的威胁日益严峻;据统计,2023年陕西省蚜虫发生面积达2200万亩,经济损失超60亿元。团队研究的食蚜瘿蚊作为重要的捕食性天敌,能够有效防控多种作物上的蚜虫。通过多年的探究,团队已实现食蚜瘿蚊的工厂化繁殖,克服了天敌昆虫生产中的几大难题,研发了多项技术与成果。现已广泛应用于贵州烟草、高粱和花椒等产业,并在陕西高粱,茶和蔬菜产业取得良好效果。
未来,团队将与政府和企业合作,计划落地秦创原-杨凌科技园,完成品牌注册并加快推广,以产品多样化带动陕西农业发展,并打造“一链式”绿色防控天敌工厂。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队部分成员
《让齿轮“飞”——高可靠长寿命精密航空航天齿轮制造技术,主赛道(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 》以尹存宏、梁益龙、张欢欢、赵振业、张大斌为指导老师,李能、黄华浙、龙海菊、阮友赐、尹鹏程、田广、黄华、李潇阳、宋居煌、王源、黄和春、杨陈为团队成员。聚焦齿轮是保障航空航天器飞行安全的核心零件。在同等失效率下,国产高端齿轮的寿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差5倍以上,难以满足我国航空航天器的技术设计要求。同时,国内外高端齿轮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大关,进口高端齿轮占据我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团队依托贵州大学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出技术痛点解决方案:核心技术1——基于复合参量的自润滑控制技术:通过控制齿轮材料内部结构,让齿轮在啮合中产生自润滑,降低摩擦率和摩擦系数,解决齿轮表面易磨损问题。核心技术2——高压水射流和超声滚压复合强化技术:通过构建齿轮表面纳米梯度结构,降低齿轮表面粗糙度,提升齿轮外部破坏抗性,实现表面高精度和长寿命。核心技术3——基于纳米梯度的表面渗氮技术:基于齿轮表面纳米梯度结构,根据纳米尺寸控制渗氮温度,使氮化层均匀、致密,解决氮化层结合差、易脱落问题。
目前,团队拥有发明专利16件,团队负责人作为第一作者拥有发明专利6件,发表高水平SCI一区论文11篇,高被引+热点论文1篇。团队致力于打造属于中国的高端齿轮品牌。
近年来,贵州大学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通过融合教育教学、科技创新转化与人才集聚等多个环节,强化创新力量。校领导多次召开双创工作专项推进会,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园等部门通力协作,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全校参赛项目数首次突破5000件。经认真培育,共有379个项目获得省赛奖项,其中省赛一等奖48个,二等奖56个,三等奖139个,优秀奖136个。
编辑:刘利利
责编:韩晓梅
编审: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