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真富了!——贵州大学张富贵教授为农户深耕富裕未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9-05浏览次数:22

贵州山地和丘陵地形占比高达92.5%,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是贵州乃至全国机械化的短板。在贵州,有这样一位农机专业博士多年下沉一线,潜心科研,玩转山地“变形金刚”,他就是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富贵。

自主研发 让农民真正用得上

“不管在哪个地方,不管是哪种口音,种植的东西多么不同,农民期待丰收的眼神都是一样的,渴望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相同的。”

田间施肥运输多功能车、残膜捡拾机、自走式链式深耕机、洗盘机、自走式微型犁耕机……走进张富贵的办公室,各式各样的图纸、机械模型他可谓是如数家珍。不下地,设计不出合适的机器,大坡度、小地块、土壤高黏性是贵州地形地貌的三大特点,这就需要机器功率大,又要体积小,为破解这一难题,张富贵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呕心沥血,不断试验,克服了部分特殊场景下机械化作业困难等问题

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研发了适用于山区作业的耕地、施肥、起垄、覆膜、采收等环节小型农机13种,相关产品推广到各市州及周边省份,覆盖经济作物超过50万亩,覆盖农户超过10万户,10余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形成直接、间接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为我省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装备和技术支撑。

农机上山  让农民真正“慧”种地

“我潜心科研的初心就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基层发展需要。”

遵循“能电动不油动,能乘坐不手扶,能通用不专用”的研发原则,张富贵团队开发的农机颇受农户欢迎,最受欢迎的农机是耕地机,由于现在农村养牛的很少,耕地机解决了农户没牛耕地的问题。“我现在用农机来采摘辣椒每年至少要节约2/3的人工工资”一位辣椒种植户说。

农机的投入使用,不仅降低了农户的人工成本,提高耕作效率,还可以保证作物播种和采收的一致性,减少在采收环节的损失。同时,张富贵还会带领团队细致地为农户进行农机性能使用培训,他们一路走过平坝、威宁、七星关、凤冈、播州、开阳、修文、天柱等地。

“我们都是按季节进行相应培训,只要农户有需要我们就去做。”张富贵介绍,他们先后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及推广3000余次,覆盖农户30余万人,有效覆盖了贵州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产业优势区域,为“四新”“四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农机农艺技术支撑。

匠心治学  农机发展活水不断

“人和‘根’是一样的,‘根’会寻找肥料,人的需要就是农机人的肥料,就是农机人的方向。”

除了做好科研,服务于民,近30年来,张富贵一直坚持承担农机专业本科生的部分课程教学工作。自2005年担任农机系主任以来,带领农机教师团队以贵州对农机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累计培养农机专业本科生600余人、研究生50余人。

课堂上,他常穿插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及时更新最新的农机产品技术知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激发科研兴趣,让学生与生产同步,与区域农业生产发展同步。他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高的要求,修改论文时,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英文字母的错误,都会逐一指出,以师为范,学生也变得更加自律好学。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是张富贵一直以来奋斗的精神动力。“张老师为贵州农业勤耕不辍,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我也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尽最大能力回馈贵州”张富贵的学生说。

热爱农机、热爱农田、热爱农民;扎根贵州,服务乡村振兴;眼里有光,脚下有泥。张富贵,正带领着团队在希望的田野上深耕一个富裕的未来。

来源:贵州教育发布

编辑:陈思鱼

责编:庞爱忠

编审:李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