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至12日,第23届全国27省(市、自治区)4市1地区铸造学术会议在贵阳召开,来自国内外广大铸造行业和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分享行业政策、信息与重要动态,讨论铸造新技术、智能铸造、增材制造、跨界融合发展等问题。
会议现场
本次大会主题为“航空航天·铸造强国”,由安徽、北京、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甘肃、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青海、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云南、浙江等27省(市、自治区)及成都、柳州、西安、武汉4市铸造学会及香港铸造业总会共同主办,贵州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
“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会议规模不断扩大,覆盖范围由第一届的10省3市扩展到此次的27省4市1地区。”贵州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光鹏在致辞时表示,铸造学术会议是全国铸造界的盛会,每年由各省市的铸造学会轮流承办,并结合当地产业特色不断创新会议主题,丰富会议内涵,常办常新,吸引全国铸造界同仁的关注。此次会议首次在贵州举办,参会人数达到200余人,会议报告近50个,收到论文数超过120余篇。
贵州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光鹏致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理事长娄延春在致辞时表示,铸造是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和工业强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铸件需求日益增长,这为铸造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理事长娄延春致辞
贵州大学教授何林说,铸造行业是航空、航天、汽车、钢铁、造船等产业的基础,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铸件在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燃气轮机、汽车发动机、大型轻金属及黑色金属结构装备等各类装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铸造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对提高我国装备主机性能至关重要。希望这次会议能够汇聚行业前瞻性思维与前沿技术,汇集人才培养新理念、新举措,共同探讨交流铸造行业的创新发展。
贵州大学教授何林致辞
会议期间开展了大会报告、分论坛报和企业展览等环节,同期还举办了第23届全国27省4市1地区铸造学术会议主办方理事长、秘书长联席会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联席理事长娄延春,中航重机党委书记、董事长冉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建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维平,太原科技大学副校长侯华,清华大学教授吕志刚,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贵升,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苏仕方等就铸造新技术、航空航天铸造技术发展、铸造技术智能化升级以及铸造标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报告及交流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建新作报告
分论坛报告以铸造新技术及新装备、航空航天铸造技术以及增材制造及铸造技术为主题,近40位报告人围绕铸造新技术、新应用及新动态作了详细分享及交流。会议同期开展了企业展览及交流,全国参展企业20余家,覆盖铸造原辅材料、铸造设备、仿真软件、主机产商等铸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本次会议还深入探讨了国家政策的实施细则与行业发展趋势,尤其针对铸造行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交流。同时,会议中着重剖析了现代制造模式及其思想的发展动态,力求为行业提供创新思路。
编辑:刘利利
责编:韩晓梅
编审: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