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周|第六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8-24浏览次数:98

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学生记者田筑 摄影/学生记者罗晶晶)8月23日上午,第六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论坛由江苏大学、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主办,贵州大学、贵阳学院承办。

中国东盟教育秘书长杨军,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善意,联盟泰方联席理事长、泰国暹罗大学校长蓬猜·蒙空瓦尼,江苏大学副校长陈红等出席仪式,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秘书长鄂学文主持开幕式。

杨军表示,长期以来,中泰两国在教育交流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明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希望两国教育工作者能以“中泰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共同提升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增强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建设能力。

陈善意在致辞中对中泰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高质量的教育合作对促进两国乃至东盟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指出,人才流动正在成为世界主流,教育合作是中泰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蓬猜·蒙空瓦尼在致辞中展望了中泰建交50周年背景下两国教育合作的广阔前景,强调了教育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他指出,中泰双方应利用好东盟交流的机会,加强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共同促进两国乃至全球的发展。

陈红希望中泰双方在师生互访、加强课程与教学国际合作、科研合作联合创新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开幕式后,举行了联盟院校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金晓军在讲话中表示,“中泰高校青年千人交流计划”旨在通过教育的力量帮助青年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学术能力,为青年学生在全球化的事业中奠定基础。他期待青年学生通过该计划传承两国友谊、促进文化理解、投身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推动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六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还分别召开了“中泰大学校长论坛”和“中泰青年学子研讨会”。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院校在教育创新、国际合作及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经验,共同探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合作机遇。参会的东盟各国留学生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分享了他们对于全球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见解,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担当。

闭幕式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原执行秘书长刘宝利致辞。他指出,由本次论坛发起的“中泰青年学生友好交流千人计划”,不仅是对中泰深情厚谊的延续,更是对未来两国青年学子交流学习的美好期许。希望大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教育交流,加强科研合作,共同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泰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编辑:张蝉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