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上背包,戴上草帽,奔向田野。离“人群”越来越远的一群年轻人,和“历史本源”越来越近。
2022年6月10日,铜仁德江开启全域田野考古调查。同步开启的,还有两个“首次”——
这是贵州首次针对一个县,进行全域考古调查——以此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组织高校学生,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实习——以此将“厅校合作”落到实处。
田野考古实习,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必修课
6月20日晚,记者赶赴德江对考古调查进行跟踪报道。首先参与的,是一场在侯菜间隙进行的调查“盘点会”。
第一次从“象牙塔”走向田野,这群来自贵州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有了新身份——实习“挖土人”。
在过去10天的调查中,他们已习惯早8点出发下田野,挖土,记录;晚7点回房查文献,总结,写材料的规律节奏。
学生对墓室进行测量
田野考古调查勘探,“苦”是客观存在。
而今却没人叫苦,为啥?奔向田野,走进现场,开眼界,涨知识,接近更为生动的历史。归根结底,田野考古实践带来的“探究”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
除了传统调查手段,学习利用新技术也是需要掌握的技能
先看“大框架”。
2022年1月6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贵州大学签署共建考古学科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具体推进单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设立“贵州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实习实践基地”,及“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大学工作站”。
“考古也是挖矿,挖精神之矿,挖文化之矿。”在厅校合作,共建考古学科战略合作签约现场,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卢雍政这样评价。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考古,是问题的开始;考古,就是要把问题坐实;考古,就是靠“挖”。
在合作后第一个暑期,院所共同组织学生下田野搞考古调查。看似完成“田野考古实践”动作,实则是在探索“考古教学研究与考古实践结合”的新模式。
在发掘现场,发掘者向学生详细讲解发掘过程
对学生而言,第一次参加田野考古实践,是什么样的体验?
“上山下乡,风雨无阻”“挖土”“上班就是上坟、下墓”“刷新认知”“感受到推理的快乐”“见到实物的激动”“考古有意思”……在同学们给出这些俏皮又真实的感想背后,是“厅校合作”下最生动样本。
而在以往,提到本专业,同学们也忍不住吐槽:“理论枯燥无味,甚至‘摧残身心’”。而“搭配”田野考古实践,白天搞调查,晚上读文献、史志,资料收集整理撰写,目之所及,心之所想,都是课本里没有的,比理论更生动立体的知识点,“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学霸过”。
除图片记录外,文字记录也贯穿考古调查全过程
“厅校合作不是走个形式,完成任务,而是契机。”和同学们交流谈心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有了更深的体会:厅校合作下的院所合作,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一次务实、做深、做细的合作。
课堂就在田野里
跳出合作看合作,最好的合作是“发展”,最深的动力之源在“人才”。
专业是敲门砖,实践是引路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对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以此为高校提供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考古实习实践基地。”周必素认为,破解“人才荒”首先在“培养”,培养有敬畏心、愿意来、留得住的考古人才,将学术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考古人的本质,就是回到田野,回到地层。田野考古实践开了头,是否将其能打造成精品课程,相信我们能探索出院所合作的另一样本。”周必素说。
贵州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生2022田野考古实践
“望、闻、问、捡”,这是田野考古的基本功,也是这群考古“新人”在接下来的田野考古调查中,必须掌握的调查手段。
下田野,继续调查,实习“挖土人”依旧在路上。这,也应和了考古圈著名的话——考古人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辑:王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