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铭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访贵州大学副校长周少奇

发布者:prman发布时间:2022-05-27浏览次数:758

下班后,56岁的周少奇走出办公楼大门,在门口等上一会儿,便乘坐校内交通车从西校区直奔东校区大门口,然后转乘公交车回家。

周少奇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是他的习惯。

“我十几年前就考了驾照,但开车时总爱想问题,容易分神。”面对记者的疑惑,周少奇说,乘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留出更多时间思考。

他享受和珍惜这些零碎的思考时间。也正是这样,他在环境工程领域翻越了一座百年难越的科技高峰。

从本科到博士后,周少奇先后涉足化工机械、工程力学、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环境生物技术等专业方向,并成为我国发酵工程学科培养的首位博士后。

也许,沿着生命科学发酵工程领域深耕细作,周少奇会迎来不一样的人生,但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向从未涉足的环境工程领域从头学起,并为之奋斗了20多年。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和水危机。”这是促使周少奇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科学研究必须面向世界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当时,水污染治理面临氮磷的去除与减排控制等国际前沿和技术瓶颈问题。

如何攻克技术瓶颈?周少奇从未停止思考和探索。

经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学习和广泛的实地考察调研后,他意识到以前涉足的各专业并非没有意义,“环境保护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

1995年开始,他致力于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以污水治理和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牛鼻子”——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为突破口,经过大量实验和理论分析后,1998年,他基于生命科学的计量学、热力学、动力学三大理论支撑中,计量学理论一直居于弱势、欠发展地位,以及生物化学反应(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子层次上尚未建立可同时满足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反应机理的重大缺陷,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生化反应“电子流守恒原理”和电子计量学方法。

此后十几年间,他进行了大量实验印证,最终获得生物脱氮过程的一系列电子计量方程和系统计量模型,解决了国际上生物脱氮研究领域120余年来无法逾越的难题,为环境污染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与生物脱氮除磷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大量创新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的工艺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全国20多个省区实际工程中,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009年,周少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年后,他摘下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去年,他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荣获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年,有关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新技术成果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专利发明奖和中国专利金奖。

一路走来,看似顺风顺水,可科研成果从理论到应用,中间何止隔着数重山!

周少奇说,科技创新是有链条的,对于工程学科而言,包括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工艺创新,设备研制、装备研发、工程示范、产业化应用等诸多环节。

“这个过程既是‘万事开头难’,也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理论与应用同等重要。”周少奇说,这也是他这些年在环境工程领域能取得一点成绩的关键——始终铭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02年,周少奇由中组部选派挂任贵州省环境保护局局长助理,开始服务贵州。

仅一年时间,他的足迹就踏遍贵州省85个县、市、区深入了解贵州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当时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刚刚起步,严重缺乏技术支撑。”根据走访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周少奇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先进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在贵州进行推广和应用。

2012年,周少奇作为“成龙配套”引进,从广东来到贵州工作,从一名“贵漂”变为“贵定”。

近几年来,他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城市转移到农村。针对困扰我国西部典型缺水地区农村给排水一体化处理60多年的技术难题,领衔团队在乡镇级、村组级、散户级农村污水处理系列成套化技术与装备方面开展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

“与国内外现有技术对比,这些新技术与装备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周少奇说,目前正在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希望将这些新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

10月28日,记者采访周少奇时,见证了他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时的努力和不易。

在半个多小时采访里,他的电话响了7次,有3个是团队成员打来的,有一个是企业的,剩下的是榕江县打来的,全是对接项目示范工程的事。

“最近有个农村污水处理项目马上要落地榕江进行示范,这段时间都在与团队和榕江县有关部门及领导商定各项工作。”他说,农村污水治理马虎不得,很多细节都要把好关。

这是周少奇的工作常态。仅今年8月以来,他已先后10多次到访榕江深入实地调研协调,为推动技术落地打下了扎实基础。

周少奇说,作为一名环保科技工作者,要克服种种困难,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把论文写在贵州和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王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