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韩贵琳,江西人,贵州大学(原贵州工学院)地质系1989级本科生。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国际地球化学协会Kharaka奖获得者,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贵州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等。
曾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等访问合作。主要从事流域风化与碳循环、环境污染物解析、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发、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20余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00余篇,连续4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1-2024),2023-2024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推动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创建了环境地球化学专业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生培养范式。

校园时光,黔山深处 埋下一颗“科研心”
1989年的秋天,韩贵琳进入贵州大学(原贵州工学院)地质系,从此与喀斯特地球关键带结下不解之缘。
32年后,已成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韩贵琳,回忆起在贵州大学的求学时光,语气仍充满温暖热爱:“那是一生中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开始”。
她的思绪飘回二十年前的盛夏,当年导师带着他们在黔中喀斯特峰林间跋涉。陡峭的岩壁上,汗湿的后背贴着冰凉的岩石,他们握着罗盘一寸寸测绘岩层走向;暴雨突至时,师生们在泥泞中支起三脚架,任雨水顺着雨衣袖口渗入衣领,也要记录好水文数据。贵州大学给予她的远不止专业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镌刻下一份独属于地质人的浪漫基因。“母校让我懂得,科学不是实验室里冰冷的数字,而是用双足丈量山河的滚烫诗行。”
科研之路,水中问道 从贵州乌江流域到泰国蒙河流域
韩贵琳的科学研究紧密围绕“地球关键带过程、流域水文地球化学与陆-海通量变化、大气沉降过程”这一研究主题,广泛地开展国内外合作,力图揭示地球关键带过程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流域环境地球化学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将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原理、手段和方法应用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将其利用于追踪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来源、迁移和转化的过程。通过广泛采集环境样品并系统分析样品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量化不同地区污染物的来龙去脉,从而为解决相关环境问题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从雨水到河水再到土壤,研究内容从重金属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行为、来源和归趋到生态健康风险,研究目标从大气污染防控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范围跨越我国西南喀斯特流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力争为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行的地球化学方案。
“只有一流的实验室才有一流的科学”,她铭记导师刘丛强院士的教导,从大楼设计图到室内管线布局图,韩贵琳亲自设计、力求最优,历时5年于2018年建成了国际一流的表生环境与水文地球化学实验室研究平台,2023年成为Nu-SEHGL国际标杆联合实验室。
师者之心,点石化金;师者如石,薪火相传
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她仔细琢磨每位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研究经历,以地球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前沿交叉点为指引,精细化地制定每一位学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个性化的自我发展。说到培养学生,韩贵琳老师是这么讲的:“有教无类。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差劲的学生,只有没能教好的老师。我们培养学生,不只是教他们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清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坚信,我的学生哪怕去卖烧饼,也一定是卖得最棒的。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做调研、考察等一整套流程,科研和日常生活其实是相通的。”
“设想要海阔天空、观察要全面细致;实验要准确可靠、分析要客观周到;理论要有根有据、推论要适可而止;结论要留有余地、表达要言简意赅”。从野外采样到实验室测试,从数据分析再到论文写作,韩贵琳要求每一位研究生都接受科学的训练、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她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环境地球化学专业复合型学生培养范式,让课堂延伸至各处。


“韩老师就像喀斯特地貌里的暗河,地表沉静如默,内里涌动着滋养学生的清流。”她培养研究生勇于突破创新,有的学生致力于先进质谱分析技术开发、奠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实验数据基础;有的学生投身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地球化学的理论、方法应用到环境污染的来源和过程识别;有的学生寻觅生命世界中的地球化学指纹,探讨其潜在人体健康应用。她指导学生全球首次报道了肾结石的钙、锶、镁、锌同位素的同位素组成,揭示了肾脏在人体代谢异常时的具体变化,以及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为肾结石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参考。近年来,她培养的学生获评了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获得地学界学生最高荣誉李四光优秀学生奖(4人)、高庭耀“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其余全国性/省部级和校级奖项10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论文100余篇、授权了专利10余项。
韩贵琳的努力,都化作了实验室的灯光、学生的论文,以及国际会议上一次次为中国地质发声的瞬间。这位从贵州大学走出的女科学家,正以科学为斧,以文化为凿,在时光的岩层上镌刻属于中国科研人的传奇。
来源:贵州大学微信公众号
编辑:郝婧涵
责编:何璇 高秀娟
审校:李旭锋
编审:姚作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