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材料与冶金学院 供稿)11月12日,贵州省委宣讲团成员、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辅导员李云,以及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教工党支部书记万明攀以“理论宣传二人讲”形式,为2025级学子带来一场主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相关内容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贵州‘钢铁人’的新力量”的宣讲,宣讲分别从思想引领、内涵阐释、实践赋能三个方向进行介绍。

宣讲伊始,李云结合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篇的重大意义,阐释了青年发展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关系。她以热播剧《沉默的荣耀》中潜伏英雄的牺牲精神为例,让学子深刻体会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时代节奏,进而明白专业学习与强国使命的紧密关联,鼓励学子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她表示,我校已形成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为学子深耕专业提供了完整路径,“成功需要时间沉淀,不必焦虑当下的平凡,持续发力终将绽放光彩”。

“这些先进设备不是陈列品,而是你们提升能力的阶梯;这些国家级平台,是你们未来施展才华的舞台。”万明攀以自身求学与从教经历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学校与学科的发展变迁。宣讲中,大量鲜活的实践案例让理论学习落地生根。他介绍,学院陈肖虎教授用冶金方法攻克低品位矿石提碘难题,让我国从缺碘国家变为富碘国家;梁益龙教授破解天宫飞船齿轮寿命提升难题,助力航天事业发展;向嵩教授团队研发的钢绳应用于花江大峡谷大桥,创下世界之最;吴复忠教授团队攻克高端海绵钛生产技术,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关键材料。这些科研成果让学子看到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强大力量。

结合贵州省“六大产业基地”布局,两位宣讲人指出,贵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正逐步承接航天航空、大国重器相关产业布局,为材料、冶金、新能源专业学子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与发展机遇。他们勉励学子树立“科技报国、材料强国”的理想信念,传承学院“六特精神”,既要打好基础学科功底,也要勇于跨学科创新,在创新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这场兼具思想高度、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宣讲,让学子们倍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榜样为力量,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建设,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努力成为支撑民族复兴的国家栋梁!
编辑:庞爱忠 任柯洁
责编:李旭锋
编审:姚作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