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逐梦,青春无悔:一段跨越十余年的足球成长与坚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11-07浏览次数:10

贵大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姚依红)在贵州大学的足球世界里,有这样一位“退役”球员:本科期间他是球场上防守稳健的边后卫,是队里的中流砥柱,更是统筹校园足球发展的足球协会会长,他就是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研二学生汪子懿。

虽然考上研究生后他便离开了贵大足球队,但他早将足球从少年时的爱好,淬炼成贯穿青春的信仰,这一段跨越十余年的足球旅途,让他在足球的绿茵场上永不“退役”,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足球人生。

“第一次接触足球是初中,纯粹是爱好,然后就自己疯练。”回忆起足球启蒙,汪子懿的话语里满是赤诚。这个遵义男孩把对足球的热爱,从家乡的街巷带到了贵州大学的绿茵场。

从大一开始,他便一头扎进校队训练:泡俱乐部加练、跟着校队冬训、假期留守校园合练……凭借这股狠劲,他成功蜕变为校队主力边后卫。作为贵州大学足球协会会长,他不仅在赛场上冲锋,更在校园里搭建起足球文化的桥梁;研究生阶段虽因学业压力退出校队,却仍以助理裁判的身份,继续守护着对足球的执念。

在他的足球生涯里,有两场比赛的记忆尤为深刻:一场是班级八人制夺冠赛。从小组赛到决赛,他和同班队友一路拼杀,看台上班级拉拉队的呐喊声此起彼伏。“那种凝聚力和校园氛围,至今想起来都很燃。”另一场是与贵州师范大学的“宿敌对决”。两支球队实力五五开,每一次交锋都火花四溅。他坦言,这种势均力敌的对抗,正是足球最迷人的魅力。

而在贵大球队与留学生球队的较量中,作为边裁的他也发现了一些球队的不足。对方球员“奥古斯丁的传球想象力”“阿尔法的突破速度”,也让他看到了差距与成长空间——“我们得在个人实力和团队配合上再下功夫。”

汪子懿真切地说,足球于他,是“生命力”的象征,更是性格的“重塑者”:从初中时的内向腼腆,到球场上必须大声沟通的边后卫,再到统筹协会的管理者,足球让他从“不敢说话”变得“乐于交流”。

教练陈先睿的执教风格“硬朗又有激情”,让他明白足球需要铁血与热爱并存;高中时输球的挫败感,教会他“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认输”;就连赛场上因规则产生的委屈,也成了他理解“足球智慧”的重要一课。

如今,足球早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希望自己能坚守在足球的绿茵场上,以“推广者”的身份,无论是成为足球教练、体育老师,还是更广阔领域的足球使者,都要把这份快乐传递下去。

就像他说的:“不完美的才是完美。”退出校队的遗憾,卸任足球协会会长的遗憾,没能彻底打败贵师大的遗憾……这些种种终将化作对足球更绵长的坚守,从初中到研二共十余年的足球历程,让他热爱与成长中完成了自我重塑,在贵大的足球故事里,他的角色或许在变,但对绿茵的热爱,永远炽热。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姚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