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黔中魂:贵州抗战记忆展”场馆思政课开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50

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庞爱忠 实习记者 曾兰乔 摄影/冯月成)“9时18分,老师们、同学们,上课啦!”9月18日,在这个意义非凡的纪念日,贵州大学与贵州省档案馆携手,为贵大师生开启“烽火黔中魂:贵州抗战记忆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巡展场馆思政课。

“今日的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老师在导学中带大家重回那段烽火岁月:贵州,作为抗战大后方,曾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贵大师生在烽火中坚持办学。征途漫漫,奋斗不止。杨未深情寄语广大师生,以史为鉴,追昔抚今,鉴往知来,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共同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贵州省档案馆副馆长、贵州省档案学会理事长田红老师以馆藏珍贵档案为引,回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并细数贵州军民为抗战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她说:“莘莘学子,国之栋梁。希望大家在感受那段战火纷飞岁月的同时,从中汲取奋进的磅礴力量,坚定信念、锤炼本领,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征程中,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续写新的历史荣光。”

在“访谈教学——与历史对话,感悟家国情怀”环节,秦天真老院长之子秦小松先生动情追忆父亲从组织学生抗日救亡,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事隐蔽战线工作的经历。罗登义老院长之孙罗光宣先生从北京专程赶来,讲述爷爷在湄潭艰苦环境中潜心科研,分析170多种果蔬营养成分,最终发现贵州刺梨超高维生素C含量,并制成浓缩液送往抗战前线的故事。农学院安华明老师带来团队研发的刺梨系列产品,生动讲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传承与创新。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晓梅教授分享了带领团队历时十年翻译《中国省别全志》(贵州卷)的艰辛与意义。

在“使命传承——青春誓言,强国有我”环节,曾驻守内蒙古的退伍士兵、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刘玉林,分享了他受“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感召参军报国,如今将军人作风带入科研和生活的经历。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涂汉讲述了创业治理重金属污染、助力乡村发展的故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陶虹,作为展览志愿讲解员,在深入了解贵州抗战贡献后,思考如何在日常科研与传播历史中践行责任、回应时代召唤。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彭洁、贵州省档案馆副馆长田红共同为 “烽火黔中魂:贵州抗战记忆展” 开展揭幕。

课堂讲授结束后,广大师生来到“烽火黔中魂:贵州抗战记忆展”现场观展。“烽火黔中魂:贵州抗战记忆展”以“抗日战争中的贵州”与“铭记历史 薪火相传”两个展陈板块讲述抗战贵州故事、贵大故事,展陈了日军轰炸贵阳惨况的珍贵图像、记录黔南事变的原始档案、修筑“二十四道拐”的工程示意图、征调民工修建黄平旧州机场的详细统计,以及贵大传承和守护中华文脉的贡献和担当,抗日战争中黔籍将士的英勇身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等。

贵州大学副校长吴攀、向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受邀参加九三阅兵观礼的校友高安勤老师出席活动。

编辑:尹梓熹 杨微 

责编:李旭锋

编审:姚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