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连日来,仁怀市长岗镇的高粱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抢抓农时采收高粱,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酒用高粱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连片的高粱长势喜人,穗大粒饱,远望如层层翻滚的红浪,与周边普通农田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成果得益于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教工党支部牵头推动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项目。该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统筹科技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在支部的带领和协调下,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金林红教授作为项目技术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与支部党员张维同志等团队成员深入田间,针对新建高标准农田存在的土壤肥力弱、病虫害多发等问题,集成推广了“氨基寡糖素+”免疫防病治虫综合配套技术。该技术通过三次精准施用,实现了促生、抗病、杀虫的多重效果。数据显示,示范区对紫斑病和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达81.25%,蚜虫防治效果94.00%,粘虫防治效果96.30%。
测产结果表明,示范区亩产达373.41公斤,较农户自防区增产91.21公斤,增幅32.32%,且农艺性状显著改善,充分展现了绿色防控技术的优越性。
该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认可。长岗镇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贵州大学的技术示范不仅带来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更推动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一位正在劳作的农户高兴地说:“专家带来的新技术让高粱穗大粒饱,病虫害少了,收入也增加了。明年我们还要继续跟着种!”多位村民都表示,绿色防控方法省心省力,种出的高粱品质更好,真正得到了实惠。
编辑:庞爱忠 尹梓熹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