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日,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村长“云翼富乡”实践团队与博士工程师“法‘智’先锋 + 贵小溪”实践团队携手,在指导教师及实验室负责老师的引领下,联合实验室三个师生党支部部分党员同志,奔赴贞丰县平街乡花江村,开展无人机基础理论与实操培训,为当地干部、村民及青少年带来一场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实践课堂。活动通过“理论+实操+科普”的多维模式,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更在田间地头播撒下创新与希望的种子。
无人机实操亮眼,农业现代化“新农具”落地田间。在平街乡政府办公大楼前,实验室副教授张安思及贵州恒飞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的操作演示引来围观群众阵阵惊叹。农业无人机在低空盘旋,精准完成播种、施肥、吊装、病虫害监测等作业,其高效、智能的特性让村民们耳目一新。“一架无人机一天能作业300亩,效率是人工的50倍以上!”技术人员话音未落,现场已围满咨询的村民。从价格到功能,从飞行条件到操作技巧,问题接连不断。村民王大姐感慨:“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科技,这‘铁鸟’真能帮我们增收!”
此次培训特别针对村干部设计课程,涵盖无人机操作规范、农业应用场景及安全管理等内容。平街乡党委书记张德林表示:“干部带头学技术,才能更好引导村民接受新事物。未来我们计划将无人机纳入乡农业合作社服务清单,让科技真正服务于田。”
科技之光照亮童年探索之旅 。在花江村半禾耕读学堂,实践队将科普课堂搬进乡村,为孩子们开启一场科技探索之旅。实验室副教授王崎、杨志博士分别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科普小课堂,孩子们初步了解了这些前沿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智能普法机器人成为课堂上的“明星”,它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传授法律知识,特别是针对校园欺凌、私自下河游泳以及被小动物抓伤、咬伤等常见问题,给出了正确的应对方法。课堂上,花江村的孩子们和机器人互动起来,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一个个关于生活安全和科技的小问题的解决方案呈现在眼前,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
无人机飞行表演及实际操控活动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亲眼目睹无人机在空中盘旋、翻滚,发出阵阵惊叹。部分孩子还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
亲自 体验了无人机操控,感受科技带来的无限魅力。“好好学习,以后当科学家”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指引了方向。红色寻访传递革命精神,激励乡村前行步伐。活动期间,实践团队在贵州大学驻花江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寻访了花江村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在这里,队员们深入了解和学习了红军抢渡北盘江的英勇事迹。此次红色寻访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贵州大学实践团队的贞丰之行,是科技与乡村的深度融合,更是科普教育与红色传承的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平街乡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为孩子们的成长点亮了希望之光,也为广大青年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相信在科技赋能和红色精神的引领下,平街乡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