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贵州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校党委宣传部在贵大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启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 栏目。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车辙,回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各学院党委以党建为舵,在人才培养的沃土深耕细作,于科学研究的险峰奋勇攀登,在社会服务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活力,一同感受贵大各学院在奋斗路上奏响的激昂乐章。
贵大新闻网讯(法学院)近年来,法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院师生求真务实,加快国内一流的法学院建设步伐,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国际交流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大幅提升,书写了新时代贵州法学教育的绚丽篇章。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学院党委始终以政治建设为核心,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院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校党委工作要求在学院落细落实,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扎实推进“五级书记抓党建”工作,创新支部活动形式,着力培育“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构建起联动赋能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学院党委先后获评“贵州省高校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法学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多次荣获“研究生优秀党支部”“综合发展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本科生党支部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法律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获评“优秀研究生党支部”;多名师生荣获省级、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育人先锋、服务先锋等荣誉称号,获评“全国优秀团委书记”“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以立德树人为使命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在校党委的安排部署下,深入实施“博学计划”,近三年升学率持续攀升,本科生深造率接近40%,被法学“五院四系”以及双一流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近三年法考通过率达80%以上,居全省第一,在全国法学院系中名列前茅;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90%以上,年终就业率达93%以上,就业质量高,硕士研究生考取国内外著名法学院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人数逐年增长。
近年来,法学院学子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国创赛等学科竞赛参赛项目数量、参赛人数逐年提升。获国家级奖项53项,省级奖项158项;获评“博士村长”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连续4年获全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团队及个人先后荣获团中央“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季专项行动优秀实践团队、“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最佳组织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首届“陆由杯”全国数字化法学实务技能大赛高校组特等奖、第九届全国“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全国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学科是学院发展的引擎和关键,决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法学院聚焦学科内涵,不断增强学科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先后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贵州省人文社科示范基地”、贵州省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首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教育部“中国涉外法律制度”虚拟教研室。校友会2025年中国大学排名中全国排名第17位,获A+档次;武书
连 中国大学一级学科排名中位列B+档次,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跃升至51名,跻身A档。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实施科研强院战略
学院凝聚团队力量,组织广大教师开展高质量科研。近年来,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CLSCI论文9篇,CSSCI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5部,承担和完成各类科研课题10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1080万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教师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法学》等法学类重要刊物,学术论文和专著荣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三等奖1项、贵州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教学成果先后荣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
以国际交流为依托 提升国际化水平
落实涉外法治建设要求,以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为依托,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广度与深度。先后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高校、机构进行了教育教学合作与学术交流。不断派遣教师和学生到世界著名法学院校交流学习,设立“中国涉外法律制度”课程虚拟教研室,开设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和本科“法学+外国语”微专业实验班,与华东政法大学联合设立“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先后承办2024年亚洲统一动产担保交易法国际会议等20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不断提升学院国际影响力。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践行高校责任担当
充分发挥法学学科经世致用的学科优势,主动担当作为,从法规起草、决策咨询、文化传承、法治扶贫、培训宣讲等方面提供社会服务,助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与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等57个实务部门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构建协同育人与服务社会长效机制。学院专家学者长期承担地方法规起草和清理工作,助推地方立法,2/3以上教师担任省市两级党和国家机关咨询专家,为重大决策、案件评查等提供咨询服务。每年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民法典宣讲百余场,足迹遍及全省各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今后法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将贵州大学法学院打造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地、中国法学研究学术及法治人才培养高地,建成西南地区一流、具全国影响力的法学院。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