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贵州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校党委宣传部在贵大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启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 栏目。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车辙,回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各学院党委以党建为舵,在人才培养的沃土深耕细作,于科学研究的险峰奋勇攀登,在社会服务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活力,一同感受贵大各学院在奋斗路上奏响的激昂乐章。
贵大新闻网讯(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白酒研究院)现有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本科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生物与医药领域食品工程硕士学位点。在校本科生1033人,研究生347人。
学院设党政办公室、教学科、研究生与科研科、学生科、团委,设3个教研室和1个实验中心。现有教职员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5%。学院有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全球各学科前2%科学家榜单1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1人,省管专家4人,“百层次”“千层次”人才7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6人,贵州大学英才、特岗教师13人。
学院有贵州省酿造、食品科学与工程特色重点学科,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共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具有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名优白酒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
学院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党建思政方面,获“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表彰;贵州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通过验收并入选全省高校“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获评贵州大学首批标杆党委、样板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分党校、优秀研究生党支部、综合发展先进党支部、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工作者、省教育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贵州大学育人先锋、服务先锋、党建优秀论文一等奖等荣誉;党员科研标兵、服务标兵、素拓标兵、学雷锋标兵、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先进个人、大学生讲思政课风采展示大赛一等奖。获评校先进分工会、优秀工会干部、贵州省最美科学教子家庭。获校五四红旗团委、优秀团支部、十佳研究生会、十佳青协、十佳新媒体。获书记校长特别嘉奖、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辅导员、优秀团务工作者等。
人才培养方面,获评省级先进班集体、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优秀单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生社团优秀指导单位、校级研究生工作站。获国家级志愿服务项目;全省暑期“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优秀个人,校“博士村长”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团队,优秀志愿者组织奖。获校辩论赛冠军、篮球赛第一名,寝室文化节一等奖、学霸寝室、文明寝室。多人获国家奖学金、省三好学生、省优秀毕业生、校十佳研究生等。获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奖16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0项,获“挑战杯”国赛一等奖2项,省奖29项。在欧贝尔杯全国食品专业工程实践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五粮液杯中国大学生酒类创新创意大赛、汉酱杯大学生品酒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数学竞赛中获得众多奖项。
学科专业方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全国前25%。酿酒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3(A),“艾瑞森”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第1(A++)。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41(B+),“艾瑞森”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第2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26(A),“艾瑞森”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第21。
教学科研方面,教师团队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贵州省教学名师1人,贵州省“金师”2人,贵州大学教学能手1人,青年教学能手1人;贵州省先进工作者1人,多人获校级“育人先锋”“服务先锋”“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国华奖”“大北农”优秀教师奖。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贵州省青年科技奖1项。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项,以第一或
通讯作者 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216篇、二区128篇。社会服务方面,积极服务以贵州茅台、贵州习酒、贵州南方乳业等为代表的50余家白酒企业、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千余次,参加“科技副职”“科技专员”“科技特派员”“揭榜挂帅”等工作,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签约189项。在学校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院党委及刺梨产业专班均获优秀。多人获黔酒工匠、优秀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工作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贵州省辣椒产业、刺梨产业服务先进个人、贵州省专家服务基层行动突出专家。获全国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二等奖。通过科技服务为企业新增经济产值数十亿元,典型案例获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国际交流方面,积极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借助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平台,举办并参与国际论坛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师生赴国境外交流、访学;邀请知名专家来校作报告,与国外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与国外学者联合发表论文;学院教师的研究成果获Nature焦点关注专栏报道。
未来,学院将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提升思政引领力;强化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提升人才竞争力;推进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提升科技支撑力;增强作风建设、就业服务,提升民生保障力;加强服务社会能力建设,提升社会协同力;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立足贵州、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推进部省合建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中踔厉奋进,在谱写教育强国新篇章、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贵州新风采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