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贵州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校党委宣传部在贵大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启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 栏目。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车辙,回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各学院党委以党建为舵,在人才培养的沃土深耕细作,于科学研究的险峰奋勇攀登,在社会服务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活力,一同感受贵大各学院在奋斗路上奏响的激昂乐章。
贵大新闻网讯(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建于1958年,是国家尤其是贵州省电力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对工作的全面领导,以育人为本,创新为要,带领全体师生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学院党委强化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获批贵州大学首批“标杆党委”,教工党支部100%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教工第一、第四党支部获“样板党支部”称号,教工第二党支部获批“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室。凝练打造“党建领航电亮成长”党建品牌,形成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氛围。
加强实践创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作为省内唯一具有电气类本硕博培养单位,通过校企战略联盟、联合培养、资源共享、团队共建、平台共建等方式,内培外引构建产教科教融合实践资源,全过程支撑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学院设立咸亨奖助学金、“发电80奖学金”“四方助学金”,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三峡班”迈出产教融合新步伐。学生的双创活动成绩显著,分别在第26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取得国赛一等奖1项、国赛二等奖1项、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二等奖2项的历史最好成绩;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分别获得了国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取得团体一等奖2项、团体二等奖2项;第十七届“挑战杯” 竞赛获得“黑科技”二等奖。据统计,仅2024年就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6项,国家级三等奖12项,多个奖项为贵州大学和贵州省的历史性突破,其中1名学生成为全国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
加强外引内培,夯实学科基石
学院致力于队伍建设,近年来共引进29位教师到学院工作,其中特岗教师16人。新增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3人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学院2名教师分别荣获全国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和教育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1名教师荣获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总决赛全国二等奖,1人荣获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浩埔杯)二等奖。学院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三个本科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一个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成功获批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博士点。学院新增贵州省级平台2个,构建了国内高校首个校内柔性配电网科研平台;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工程领域半实物仿真平台,入选中国自主创新最具影响力品牌。
潜心教育教学,提升育人水平
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以全过程双主体育人机制为特色的产教融合研究生育人模式被《中国教育报》《贵州日报》报道,科技创新以及“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被《贵州日报》报道。学院获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批金师4名,金课12门,课程思政课立项28门,编写教材10部,出版教材1部。入选教育部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高等教育专项标杆作品1件。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1项。
服务贵州产业需求,科研能力上台阶
学院聚焦贵州地方产业需求和“富矿精开”重大战略,不断加强科研工作。3人发表ESI高被引论文多篇;学院承担各类纵向基金项目102项,科研项目总立项数230项,项目合同总经费9124
. 73万元,创历史新高;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其他省级以上奖励5项;“新能源电力系统强随机特性表征与模拟”获第一届贵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银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重大突破;与南方电网建成国内领先的首个5端柔性互联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与贵州金元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等联合攻关“电动重卡换电站抛掷式应急消防反应系统”、为贵州省首个大型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和贵州省首个储能示范电站—中核紫云200MW/400MWh储能电站提供技术服务等多个产学研项目带来积极的社会反响。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升社会影响力
近年来成功承办2024年贵州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承办第四届智能电网与能源系统国际学术会议(SGES 2025),承办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承办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第四届)成立大会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研讨会。
未来,学院将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党建与中心业务的有效融合,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向纵深发展。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