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贵州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校党委宣传部在贵大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启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 栏目。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车辙,回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各学院党委以党建为舵,在人才培养的沃土深耕细作,于科学研究的险峰奋勇攀登,在社会服务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活力,一同感受贵大各学院在奋斗路上奏响的激昂乐章。
贵大新闻网讯(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办学60余载,始终保持积极、开放的姿态,深耕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沃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拓新细作,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国内影响力和学科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支撑贵州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与技术创新引擎。2024年,机械工程学科入选贵州省省外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帮扶学科。
赓续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传承“三线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体系。实施党建领航计划,打造“全国样板支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标杆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生态。实施思政融合计划,将家国情怀、科学思维、创新意识等融入课程教学当中,《铸造合金及熔炼》课程及其授课教师入选贵州省普通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和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组织实践队寻访三线企业和三线建设者,强化师生家国情怀。实施薪火传承计划,通过开设“工匠讲堂”讲述“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奋斗故事,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阐释制造业中的新质生产力,筑牢学生服务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初心。
合力创新育人,精造卓越工程师摇篮
学院聚焦机械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2名,培育省级“金师”“全国模范教师”引领教育教学创新。学院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建设校内、竞赛、实践、网络课堂等教育场域,实施博学、卓越、自强计划,实现对学生的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形成“教师引领、学生主体、协同育人”的育人体系,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2024年学院被确定为贵州大学第二批“三全育人”试点单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第三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培养质量与国际标准的同质对接。近五年来,学院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00余项、省级奖项800余项,在“挑战杯”“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重要赛事中成绩优异,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06项,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约55%的优秀毕业生服务于西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攻坚关键领域,驱动科研跃升
学院围绕学科专业建设、科研立项、平台资源建设驱动学科科研能力跃升。机械学科获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ESI工程学科排名全球前2.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机械制图》获批国家一流课程。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取得新突破,获教育部增材制造数字化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获批贵州省山地智能农机重点实验室,参与2个贵州省实验室建设和2个贵州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项目等国家部委项目50余项,各级科研项目320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 SCI/El收录4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以第一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紧贴区域需求,智造赋能经济
学院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服务我省“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战略。2024年,学院签署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共计18项,与航空航天、能矿装备等龙头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和技术服务,获批纵向项目、横向技术服务项目、成果转化项目共计33项,联合企业共建省级科研平台5个。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与吉利汽车、小米科技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习基地。农机团队与省农业农村厅共同组建了山地农机专班,以我省重点特色经济作物和经果林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为研发目标,研发出20多种小型化、多功能、组合式的农机具,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及推广3000余次,覆盖农户30余万人。此外,学院推行博士、教授进企业计划,以担任产业技术创新副总、企业揭榜挂帅项目、共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承担横向课题、学生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为企业赋能,近年来,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8人,博士教授进企业20人。
拓展国际视野,深化开放合作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合作,扩大影响力。协办中国科学院学部“高端装备”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承办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专业认证专家研讨会、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全国铸造学术会议等高水平学术会议。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合作,与美国北
阿拉巴马 大学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合作办学,承办中国-东盟溪山论坛智慧农业及智能农业装备、能矿装备与智能制造等分论坛,组织学生赴美国参加哈佛大学科研能力培养等项目,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资源。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