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巡礼】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聚力前行 共赴新征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7-21浏览次数:10

编者按: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贵州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校党委宣传部在贵大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启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 栏目。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车辙,回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各学院党委以党建为舵,在人才培养的沃土深耕细作,于科学研究的险峰奋勇攀登,在社会服务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活力,一同感受贵大各学院在奋斗路上奏响的激昂乐章。

贵大新闻网讯(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坚守初心担使命 ,砥砺奋进谱新篇。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源自1942年“国立贵州大学”创办之历史学专业,历经历史系、人文学院历史系、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之组建分合而成现今之规模。现有历史学本科专业1个,系学校重点支持和建设的人文核心专业之一,并获批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有中国史、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个,文物、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其中民族学为贵州省重点学科和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8人,专任教师33人,高职称教师占比53%;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8%。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在党的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扎实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建引领强根基 旗帜鲜明讲政治

学院党委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纲,强化使命担当,致力于打造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团结协作良好、廉洁自律严格的集体。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始终以思想建设铸魂,强化信念之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开展主题教育、课程思政创新、理论宣讲等方式,加强对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始终以组织建设筑基,强化堡垒力量。注重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按照学科专业合理设置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始终以作风建设塑形,强化忠诚担当。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书记院长面对面”等活动,了解师生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及时解决师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会风,让师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学习中去。

始终以纪律建设束行,强化清正廉洁,常态化开展党规党纪教育。通过举办纪律教育专题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学习党的纪律规定,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

铸魂育人担使命 深耕教育结硕果

学院党委始终强化党建引领的号召力,积极开展人才培养。通过集体决策,积极抓好日常本科教学管理和硕士点建设工作,切实保障教育教学各环节正常运行,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六年来,培养本科毕业生500余人,硕士毕业生300余人。本科生深造率稳定在40%左右,多名硕士生考入985、211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始终强化党建引领的凝聚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引进高层次人才10余名,专任教师博士比例达88%。学院教师长期致力于开展科学研究,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六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21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6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1项,出版各类专著37部(近300册),科研经费到账超过1200余万元,位居文科学院前列。

始终强化党建引领的服务力,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切实将学院学科优势转化为助推全省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助力全省乡村振兴开新局。团结带领师生党员,努力谋划和践行贵州省高等教育系统“大地论文工程”和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彰显学院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始终强化党建引领的创新力,积极开展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积极争取各方资源,助力历史学和民族学学科搭建多个文化研究平台,如国家民委授牌的贵州大学西南民族文化走廊研究中心、贵州省民宗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平台;积极主办各类文化讲座,传播历史与民族文化,平台建立以来,主办或承办学术讲座、学术工作坊、论坛等20余次。

始终强化党建引领的组织力,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省委教育工委和校党委的指导下,在全校本科一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科课程,组织成立联合教研室,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咬定青山不放松 聚力前行赴新程

未来五年,学院党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将学院党委建设成为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引领有力、组织建设坚实、工作作风优良的坚强堡垒,持续推动党建与学院发展深度融合,带领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未来五年,全院师生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领会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人民属性,牢牢把握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从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全方位紧扣学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建设目标,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将学院建设成为学科优势突出、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影响力显著、在历史与民族文化研究及应用领域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教学科研型学院。


编辑:张蝉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