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巡礼】土木工程学院: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以务实之风奋进之笔书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7-21浏览次数:10

编者按: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贵州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校党委宣传部在贵大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启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 栏目。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车辙,回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各学院党委以党建为舵,在人才培养的沃土深耕细作,于科学研究的险峰奋勇攀登,在社会服务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活力,一同感受贵大各学院在奋斗路上奏响的激昂乐章。

贵大新闻网讯(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学院发展全过程,以党的建设为主线,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承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取得新成效。学院党委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教工党支部全部选配“双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教工第四党支部通过贵州大学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近年来共引培博士16人,支持20余人次教师出国进修或赴国内高校访学,助力10余位教师攻读博士或申请博士后。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高层次人才,包括2名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1名贵州省优秀科技个人、1名贵州省“创新争先・科技榜样”、1名贵州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及5名一流学科特区人才。同时,学院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特色专业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3年,学院出版教材6部,获批省级金课4门;2024年再上新台阶,出版教材8部,获批省级金课3门,获2024年贵州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充分彰显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学院党委秉持“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在马克俭院士领衔的导师团队推动下,持续强化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业建设成果丰硕,2019年土木工程、2020年水利水电工程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先后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土木工程跻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学院顺利完成新增土木工程博士点首次合格评估与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核验,土木工程专业获国家本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学生竞赛成绩亮眼,在“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24项、省级奖项45项,实现多赛事多赛道国家级获奖零突破。2024年,本科生科研能力显著提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2名2021级本科生在中科院二区期刊发表SCI论文,参与授权专利9项;研究生发表 SCI论文65篇,一二区论文占比达76.9%,建成研究生工作站1个,入选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1项,研究生首次以第一作者在影响因子超10的SCI期刊发表论文。

2、我院学生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贵州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

深化创新驱动,科学研究再上新台阶。学院党委坚守“创新驱动、协同共进、服务社会”的科研发展思路,鼓励科研创新。期间,1人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1人获中国钢结构金奖,1人获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人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人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科研项目与经费成果丰硕,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5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3000万元,授权国家专利50余项,SCI收录论文300余篇。科研影响力持续提升,实现ESI高被引论文和软科国际顶尖期刊论文双突破,2024年学校地球科学领域ESI全球1%排名前7位,学院4位教师入榜,1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科研成果量质双升,SCI论文从2020年16篇增至2024年93篇,增幅达4.8倍,其中一、二区论文从3篇增至71篇,增幅23.7倍;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从2020年1件增至2024年26件,增幅25倍;科研绩效积分从2020年4460分增至2024年24300分,增幅4.5倍。

践行使命担当,社会服务谱写新篇章。学院党委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组织学生赴全省各地州市县农村、项目基地、城市社区开展支教及专业技术服务、社会调查等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积极参与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乡村振兴实践研修班授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与驻村教师所在基层党委开展“党建结对”帮扶,捐赠生活用品,完成陡崖临崖道路安全隐患整改工程,改善村民出行环境,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凝聚校友力量,加强校友与母校联系,2024年校友分会正式成立,为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

驻村

4dc113f03b3bc04bf359a3a18712bd8

拓宽合作途径,国际交流开创新局面。学院党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不断拓宽交流合作渠道。2019年,选拔学生赴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参加“双一流”学生短期交流“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多位教师在国际期刊担任客座主编或审稿编辑,并与外国学者合作发表文章;2024级10名本科生被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知名大学录取;聘用外籍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师;逐年新增本科及研究生留学生,有力推动管理、师资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突出特色建设,文化传承展现新风貌。学院党委注重文化育人与环境育人,突出办学特色。设计制作院徽,凝练“筑信 践远”的院训和“通专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凝聚学院文化精神;开展“全家福”拍摄、警示教育、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参观学习等活动;克服困难改造学院照明系统和楼道环境,推进走廊文化建设,制作校友“照片墙”,完成楼道文化提升;及时更新学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动态,打造对外宣传新窗口,显著提升育人氛围。


编辑:张蝉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