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贵州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校党委宣传部在贵大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启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 栏目。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车辙,回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各学院党委以党建为舵,在人才培养的沃土深耕细作,于科学研究的险峰奋勇攀登,在社会服务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活力,一同感受贵大各学院在奋斗路上奏响的激昂乐章。
贵大新闻网讯(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务实、高效地答好“教育强国,高校院系党组织何为”的时代课题。
学院现有教职工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60人,教授、副教授65人;博士和在读博士34人;5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学院现有师资中,4人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称号,3人荣获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评贵州省优秀硕士生导师,1名教师入选全国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讲师团名单。
一、实施党建“领航”工程,学院兴学育人迈向新高度
强化政治担当,筑牢思想根基。学院党委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具体任务落地落实。
创新党建品牌,传承红色基因。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党建”要求,连续六年在师生党员中开展外国语学院“五创、五比、五亮”主题实践活动,即党支部“创优秀队伍、创优秀服务、创优秀业绩、创优秀形象、创优秀作风”,教工党员“比教风、比业绩、比干劲、比奉献、比创新”,学生党员“亮思想、亮身份、亮承诺、亮责任、亮风采”,被评为“2021省委教育工委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最佳案例”。学院党委统筹编写《砥砺征途:中国革命景点故事》《贵州红色景点故事》等中英、中日双语对照红色教材,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让红色基因在校园生根发芽。
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生态。学院党委开展了4次党内集中教育,赴遵义、息烽、猴场、瓮安、贵州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贵州省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等地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等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二、实施思想“铸魂”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德育与心育结合,夯实信念之基,思政育人显成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四能”人才。积极探索“党建+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和创新范式。教师党员主讲《英语演讲与辩论1》等9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文概述》《中国文化视野下的英国文学》等中华文化慕课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强国”“学堂在线”获得推送,《大学英语(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上线新华网课程思政版块,吸引逾40万人次阅学。持续开展“书记院长面对面”等活动,在学生社区探索“党员+三长”德育与心育结合模式,构建“四级网络体系”,切实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栋梁之材, 教学成果丰硕。引进博士6名,支持16名教师攻读博士。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狠抓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深化公共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荣获贵州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全国交流活动省级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过去5年,累计培养了1760名本科生,614名研究生;本科生英语专四通过率达82%,专八通过率近60%;日语专四、专八通过率在75%以上,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本科生升学率提升至28%。
| |
三、实施组织“强基”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新飞跃
发挥头雁作用,专业学科均上榜,专业建设创一流。学院党委充分发挥3个“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与学科专业建设共融互通。英语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建设;日语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发挥模范作用,学术成果有体现,科研水平有提升。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3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在SCI、SSCI以及CSSCI等收录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3篇,出版专著和译著58部,主编教材3部,科研到账经费426万元。科研成果获国家民委采纳,助力文旅产业翻译规范化。助力学校“博学计划”,为全校学生开设2门博学英语课程,全校考研英语平均分数提升至51分,全校大学英语四级过级率提升至70%,六级过级率超过20%。
四、实施文化“润心”工程,助力学校国际化呈现新气象
创新驱动,开启双语学习新篇。学院党委坚持扎实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党员师生投身“政治学习读双语”实践,引入对应的英文、日文、缅文版内容,精心组织师生开展双语研讨与交流,并巧妙融入演讲、写作、翻译、阅读等课程体系,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对外传播党的历史和理论的能力。筑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阵地,促进党建和学科发展深度融合,其中《报京侗绣》荣获首届高教社杯高等学校“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全国一等奖;《苗族的千年回响》《缅语话村超》等项目荣获第二届高校缅甸语短视频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录制《我和我的祖国(八国语言版)》《贵州大学校歌(八国语言版)》等各类宣传视频,通过国家级、省级、校级重要媒体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实干笃行,开启国际交流新局面。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深造留学累计130余名,学生赴日本、韩国实习人数达50余名。2024年,本科生出国(境)深造率显著提升至6%,2025年提升至20%,超学校平均水平;先后派出40余名汉语学生志愿者,赴美国、泰国、韩国、保加利亚、厄瓜多尔、菲律宾、毛里求斯等国从事汉语推广工作;先后派出 4 名教师赴海外孔子学院担任院长、教师。
五、实施融合“赋能”工程,增添贵州实践外院新色彩
党建+助力乡村振兴。以“党建+”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先后与贞丰县、
赫章县 、思南县等县委、县政府,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翻译、支教、实习实践等领域开展合作,通过搭建青年人才库、志愿者库、专家库,派遣教师团队助力思南六中外语特色示范校建设;在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建立实习基地;学院党员师生组建的志愿者团队,为贵州省、贵阳市重大外事活动提供语言服务,参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助力榕江国际交流”项目口笔译任务以及外语志愿服务等1000余人次。学院党委荣获首批贵州大学党建工作“标杆党委”及“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暖心聚力,激发干事热情。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文化人,将党建思政融入院训,开启暖心计划,发放800余份“考研加油包”,累计发放考研奖励金20余万元。工会先后荣获“五一巾帼标兵岗”“先进工会组织”“读懂中国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党建引领群团建设,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屡获“五四红旗团委”“十佳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称号。
近五年来,切实推动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诸多成果,关键在于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扎根贵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更强大的战斗合力,为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外院智慧和力量!
编辑:张蝉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