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纪念恩格斯逝世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2025年年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6-30浏览次数:10

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学生记者 曾兰乔 杨莛豫 梁雨欣 摄影/邓丁瑞 刘洋)6月28日至29日,传承与创新——纪念恩格斯逝世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2025年年会在贵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围绕“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笔记、书信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编辑史、版本比较研究”“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研究”等主题进行理论研讨。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贵州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承办。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郝立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会长魏小萍研究员、贵州大学副校长陈艳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29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蒋红霞主持。

会议主旨报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贵州大学长征文化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传兵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安启念教授以“论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一致性”为题,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东教授以“恩格斯一生的五大贡献——纪念恩格斯逝世130周年”为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以“交往(Verkehr):《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概念之一”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会长魏小萍以“文本文句的阐释、语境及其语义分析、逻辑分析”为题,分别作了会议主旨报告。各位专家立足前沿、观点深邃、视角独特,为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打开了新思路,创新了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由人民出版社马列编辑一部编审、副主任毕于慧主持。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韩立新教授以“广松涉的‘恩格斯主导说’批判”为题,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刘怀玉教授以“晚年恩格斯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两大基本问题”为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马天俊教授以“恩格斯的经典地位及经典运用的取义修辞学评议——纪念恩格斯逝世130周年”为题,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仁厚教授以“马克思著作《福格特先生》内含文献的类型、情况及作用”为题,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在分论坛交流环节,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笔记、书信研究”“恩格斯的《资本论》手稿编辑研究”“MEGA2编辑出版最新进展研究”等议题,聚焦文本,精耕细作,呈现了一场思想深邃、交流热烈、成果丰硕的学术盛宴,彰显了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在当代学术版图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各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副会长赵玉兰教授主持,李传兵、魏小萍致闭幕辞。此次会议汇聚众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文献研究深入研讨,专家学者们的报告既有新的理论构建和研究范式,更有新的观察和理论前沿思考,为与会学者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学术盛宴。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