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雕刻者陈仕林: 雕叶先雕心

发布者:张蝉发布时间:2024-10-08浏览次数:15

人物名片:陈仕林,男,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中心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 2021级硕士研究生,树叶雕刻者,短视频博主。曾获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四川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贵州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奖项。

贵大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周子悦 袁文静)“我第一次做叶雕,是在一个满是金黄落叶的秋天。”大一时,陈仕林第一次了解到叶雕这门工艺。因为从小学习书法和绘画的缘故,他看待叶雕有着不同的角度。“为何不能通过叶雕的方式把绘画和书法结合起来呈现呢?”于是陈仕林开始在网络上搜索各种叶雕教学视频,自学叶雕技巧。

在金秋遇上叶雕

对于第一次叶雕经历,陈仕林回忆道:“当时精心挑选了一片金黄色的银杏叶,形状独特,纹理清晰,清洗干净后便开始雕刻。先用铅笔轻轻地在叶子上勾勒出想要的图案,然后拿起雕刻刀开始雕刻。刀在叶子上轻轻移动,每一刀都要深思熟虑、小心翼翼。那是我的第一幅叶雕作品。”

从那以后,陈仕林便开始了他的叶雕之旅。“这世界上你找不到相同的两片树叶,每幅叶雕作品都是独特的。”在每次制作叶雕时,陈仕林都会根据每片树叶的形状、脉络进行不同的设计。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创新,他从最初的模仿教学视频到现在的自我创 作, 从简单的图案到复杂的设计,始终保持着对叶雕的热爱和执着。“希望能将更多的绘画和书法元素融入叶雕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叶雕。”陈仕林说道。

陈仕林的室友张豪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他的叶雕作品更多的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他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想法和创作灵感融入到作品中。让作品有了情感和思想。”

用叶雕传递温暖

从去年秋天开始,陈仕林就以“寻宝”的模式在各个校区赠送他所制作的叶雕作品。因为对每幅作品都精益求精,加之叶雕的制作又是一个缓慢又谨慎的过程。所以有时候他制作一份叶雕常常会花费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叶雕十分精美,许多同学甚至想要出钱购买,陈仕林却坚持只送不卖。比起当作商品售卖,他更愿意把它们作为礼物赠送给贵大的同学们。“能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认可,这对我来说是精神上的回报,远比物质更有意义。”陈仕林说。

在他看来,叶雕不仅仅是一个爱好,其本身也承载着自己难忘的回忆和美好瞬间。“我的第一幅作品从大一保存到现在,七年了,每当我看见它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候。”叶雕能够记录陈仕林的回忆,同时也承载着他的祝福。“将这些叶雕赠送给同学们,更多的是想要传递对同学们的祝福。”而这条温暖的视频也收获了 25w+ 的点赞,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喜爱。

 “我经常看到他的视频,他把叶雕技艺和贵州大学校园文化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并且让人耳目一新的方式。”

  “好漂亮的叶雕!!!学长好厉害!”

 “今天在路上看到了这个视频,就顺便捡了几片叶子去尝试,叶雕真的好有意思!”

 “学长的叶雕特别棒,很浪漫的艺术。”

 “图书馆门前捡到了,对于考研人真的好有意义!!!祝愿大家前程似锦、金榜题名!”

 ……

对于陈仕林来说,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他通过观察和挖掘贵大的美景和特色,获取创作灵感进行制作,再利用视频的方式宣传学校。“我发布视频让更多的人看见贵大的美景、了解到贵大的人文,这令我感到骄傲。”陈仕林这样说。

于叶雕中找寻自我

在接触叶雕的七年时间里,陈仕林刻下的不仅仅是树叶,也是人生成长的春夏秋冬。从四川到贵州,从大一到研三,他始终保持着对叶雕的热情,这种热情跨越空间与时间,透过树叶,看见了生命的活力。

 “我热爱叶雕并且想把这份热爱传递下去。制作叶雕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我的内心也会很快平静下来。”在考上贵州大学研究生后,陈仕林努力探索着自己的兴趣和潜力。而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对于他来说,是积累、成长和提升的重要阶段。在感到辛苦疲惫的时候,叶雕是陈仕林最好的放松方式。

 “每当拿起刻刀,开始雕琢叶片的时候,我就会进入到一种全身心投入和放松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我可以忘却生活的压力,忘记学习的疲惫,完全沉浸在这个创造性的过程中,让我找到平静的自我。”叶雕就像他的老朋友,始终陪伴着他,让他有歇息和思考的空间。

 “叶雕像老照片一样记录着我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每当我看见自己的叶雕作品时,总能回忆起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时光。”如今的一刀一刻,不仅勾勒出陈仕林叶雕技术的日益精进,也绘画出了一个少年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成长轨迹。


编辑:张蝉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