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因校兴,校因城强。时间的刻刀在贵州大学的校园里划过,在贵阳贵安的创新沃土上镌刻出一幅幅校地共生共赢的生动画卷。
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 “做强贵州大学”。同年4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实施 “强省会” 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强融合,双向奔赴,次年4月,贵阳市人民政府与贵州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3年来,双方紧紧围绕“就业、产业、专业、创业”四业联动的运行机制,聚焦战略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49项,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33份,共建各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31个。如今,贵州大学在武书连、软科、校友会等主流排行榜中全部进入全国前90名。贵阳贵安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前列,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前列,高校毕业生留筑人数再创新高。
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胡忠雄在贵州大学调研时说:“贵州大学文化底蕴深厚、人才济济,为贵州、贵阳贵安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协同发力、深度融合,推动校地合作结出更多硕果,开创高水平合作共赢发展新局面。”
校政企联动强“就业”
2023年5月,“筑人才·强省会”贵州大学2023年度校园招聘会在贵州大学举行。专场招聘会由贵州大学、贵阳市委办公厅、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通过各区(市、县)、市直部门组织和面向社会广泛征集,140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近500个。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排熟悉政策的工作人员组成咨询团,通过现场答疑、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针对毕业生关注的人才住房、人才引进、留筑落户、就业创业等方面向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
“这场双选会,感受到了政府和学校对我们毕业生就业的关心与关注,这些就业信息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及时。”当年应届毕业生刘情说。
近三年,贵州大学校、院两级领导带头走访贵阳贵安企业345家,联合贵阳贵安举办专场招聘活动53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6366个。贵州大学共有18806名毕业生留筑就业,留筑任务完成率逐年上升并超额完成。校政企联动“就业”成效明显。
科技赋能强“产业”
高校是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摇篮与人才引擎,贵州大学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联合华为打造贵州首个法律大模型“探究者一号”,与四川律皓科技达成2000万产学研合作,在贵安成立贵州律皓科技,签订1000万成果转化协议。
——选派73名博(硕)士到贵阳贵安有关企业担任“科技副职”“科技专员”,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指导服务。
——积极参与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产教联合体建设,共建“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贵大·贵安科创超级计算算力算法应用实验室”。
科技赋能“产业”服务更加精准。贵州大学重点聚焦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农业等重点产业,与贵阳贵安开展技术服务、开发、转让、咨询等科研项目521项,合同金额2.38亿元。全面推进与华为云、云上贵州、科大讯飞、朗玛信息、白山云、奇安信、新华三、航天十院、图智科技等企业的技术合作,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
学科支撑强“专业”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贵州大学接收贵阳学院28名大数据、法学等专业学生到校学习;选派多名专家学者赴贵阳学院、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等开展学术讲座、课题申报、硕士点申报、平台建设等交流合作;聘任贵阳学院3名骨干教师担任校外导师,支持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
此外,依托贵州省网络安全教育中心,贵州大学推动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10余所高校和奇安信、数安会等20余家企业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攻防竞赛、网络安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与贵阳贵安有关单位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法治建设、数据普查等开展社科研究21项。
2024年贵阳贵安校地企合作专场活动中,贵安新区管委会与贵州大学签署校地合作备忘录,构建校地联动常态化机制,推动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校地算力资源合作。
企业培育强“创业”
近年来,贵州大学科技园联合贵阳贵安培育和引进科技型企业142家,签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合同830余项,合同金额近7亿元。
贵州溪山科技有限公司是贵州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是贵阳贵安大数据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引领型示范企业。企业拥有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100余项,商标10余项。带领企业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累计费用近3亿元。在国家大科学工程FAST项目中,以实际工程需求为导向,建设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实现FAST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增强FAST反射面驱动系统的运行、管控和维护能力。
企业负责人龚博翔先后获“新时代的贵州人”“贵州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他说:“选择以创业的方式投身产业发展时,心中的底气源源不断,而这份底气,皆源于身后温暖又坚实的母校——贵州大学。”
如今,龚博翔是贵州大学与贵阳贵安合作的见证者。贵州大学还联合贵阳贵安举办“智赋杯”第一届贵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中国-东盟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筑创荟”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共同推动校企双方在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表示,贵州大学将优化校政企协作,提升优质生源留筑率,发挥人才优势,推动科技产业双融合,用好学科帮扶,聚焦重点领域强动能,积极响应贵阳贵安人才和科技需要,有求必应有呼必答,努力为展现贵阳贵安新风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文/庞爱忠 刘小庆)
编辑:张蝉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