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玲:教育与科研路上的铿锵玫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次数:10

人物简介:陈玉玲,中共党员,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学科带头人。现任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副院长、贵阳市政协委员。

202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评选表彰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根据工作部署,经自下而上、层层选拔、好中选优,确定330名贵州省劳动模范和170名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表彰对象。我校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玉玲教授获评“2025年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科研铸盾,助力大数据安全发展

陈玉玲深耕网络与大数据安全领域近二十余年,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作为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陈玉玲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务实精神,构建起覆盖关键技术研发、行业标准制定、产业实际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面向数据交易可信安全监管、算力枢纽防护体系等国家重大需求,她在密码学、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区块链安全、大模型安全技术领域取得系统性突破,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近年来,陈玉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贵州省重大专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主编学术专著及教材5部,发表SCI/EI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制订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10余件。她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数据流通交易可信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让贵州大数据率先解决交易流通安全问题,为落实国家西部大数据发展战略提供典范;承担的贵州省重大专项“算力网络枢纽安全防护体系研究及示范应用”,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提供了贵州安全样板。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陈玉玲和团队的研究,不仅在公共大数据的系统理论构建上填补了空白,关键技术研发实现飞跃,系统应用也落地开花,系列成果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尤其是面向贵阳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团队研发的无线传感器安全攻防等技术,如同为城市网络空间筑起了“电子长城”。

“这项‘贵州安全’的技术成果,不仅在本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助力了重庆市綦江区大数据安全靶场的建设。通过构建数字化安全屏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数字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陈玉玲说。

作为科技传播的“金牌讲师”,陈玉玲让高深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她在中国教育电视台《e世界》栏目深度剖析“西北工大网络攻击事件”,揭示数据安全的国家战略意义;在《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专题访谈中,她提出了要重视数据要素价值、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观点,认为必须要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安全流通,才能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科技馆大讲堂里,她以《密码传奇——从古典密码到量子密码》为题,为全国科技工作者科普密码的奥秘,引导青少年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在贵州山区,她还与团队开展“网络安全进村寨”行动,通过实地调研和宣传普及,帮助村民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诈骗。

夯基垒台,构筑大数据创新高地

2016年,贵州获批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蓬勃兴起,“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然而,科研平台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等短板日益凸显,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于是陈玉玲怀揣使命,毅然投身于“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产业发展筑牢创新根基。

十年来,陈玉玲全身心投入,从平台和团队的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到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实验室从省部级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华丽蜕变,也见证了贵州大数据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陈玉玲深知人才是推动科研与发展的核心力量。依托实验室,她招才引智,精心打造了一支创新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科研团队,并通过与985高校的深度合作,为东西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培养的一批又一批专业过硬、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从这里走出,奔赴行业前沿,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助力贵州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陈玉玲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突出的科研成果,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据科技品牌,吸引了众多重大项目落地,有力地拉动了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她的团队也因出色的表现获批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成为当地科技创新领域的一面旗帜。

薪火相传,培育数字经济创新人才

“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在培养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人才方面,陈玉玲秉持“以实践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陈玉玲将实际数字经济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项目全流程。陈玉玲还主张打破学科界限,融合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此外,她还十分注重对学生学术规范的培养。从文献检索技巧到学术写作逻辑,她都一一耐心指导。“陈老师常常向我们推荐学术工具、共享领域最新文献,让我们能够及时地了解到最新资讯,并且以‘撰写-反馈-迭代’的流程强化我们针对科研申报材料写作的能力,培养我们的逻辑性与规范性。”实验室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杨宇项说。

2023年,陈玉玲被同学们评为贵州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这份荣誉在我心里重如千钧。每一票都饱含着同学们真挚的情感与认可,那是对我付出的肯定,更是对我莫大的鼓舞。”陈玉玲说道。

在贵州大学这片教育沃土上,陈玉玲扎根多年,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致力于培养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人才。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共培养出60余名硕博人才。其学生屡获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称号,并在挑战杯、数学建模、密码竞赛等赛事中摘金夺银。

荣誉的背后离不开陈玉玲二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得知获奖(2025年贵州省先进工作者)时,我的心情既激动又深感责任重大。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无数默默耕耘在高校教学科研一线同仁的认可。我深知,个人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团队的协作以及学生们的积极配合。”这份荣誉对陈玉玲来说意义非凡,也激励着她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继续深耕教学科研领域,为贵州的教育科研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当数字经济浪潮漫卷云贵高原,站在“东数西算”的国家坐标上,这朵“铿锵玫瑰”正让数据科学的春风翻越十万大山,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版图上,写下属于中国科技女性的山河代码。


编辑:张蝉

责编:李旭峰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