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贵州大学中外师生共聚田间 为春耕注入科技力量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0

4月10日,贵州大学组织教师、外籍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等,赴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关口村“花小葱”基地,开展“助力春耕生产”实践活动。

贵大农学院学生们移栽香葱 摄影 陈玉

在占地200余亩的“花小葱”基地,师生们分组开展起垄整地、小葱浸根移栽、智能灌溉设备调试等工作,把课堂所学转化为田间实践,为春耕生产注入科技力量。   

参与本次活动的师生共计30余人,其中有8人分别来自巴基斯坦、印度、泰国。“参与中国的春耕很有意义,贵州的山地农业很有特色。希望将来能把国际经验与本地实践结合,帮助我的家乡实现更高产、更绿色的种植。”印度籍贵州大学博士后因塔志(Entaj)表示。 

因塔志(Entaj)移栽香葱 摄影 陈玉

花溪区黔陶乡关口村、骑龙村、赵司村、马场村香葱种植基地是贵州大学与贵州省农业信息中心等有关单位实施共建的示范基地,具有香葱农药减施增效,高原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质量与安全功能示范性作用,通过土壤调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抗性优质品种选用、种子浸种消毒、不同科蔬菜轮作或稻菜轮作,以及免疫诱抗及天敌、性诱、灯诱等生物和物理措施控制,集成一套覆盖香葱、生姜、大蒜和绿叶蔬菜的作物全生育期绿色防控技术。

“技术的目的就是让香葱病虫害总体防控效果达8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香葱增产6%以上,农产品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让群众吃到放心蔬菜,让农户增收。”贵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吴小毛说。

全体师生合影 摄影 陈玉

此次“助力春耕生产”活动,既是落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也为学生上了一堂“行走的劳动教育课”,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贵州大学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高校使命。随着“花小葱”等校地合作项目的推进,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将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开辟新路径,让“小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大引擎”。(文 杨艺敏)


编辑:冯月成 韩晓梅

责编:岳莹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