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客户端:凯里下司:蜂糖李遭遇极端天气 科技特派员护航增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4-09浏览次数:10

3月12日,贵州省凯里市下司镇淑里村蜂糖李基地内,植保无人机在雨歇间隙腾空而起,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空中+地面”立体作业展开保花保果攻坚战。

17419262479786.jpg陈红(左二)在下司基地指导花期护理

入春以来,贵州遭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正值盛花期的蜂糖李面临严峻考验。“雨水冲刷柱头黏液,低温抑制花粉活力,坐果率可能骤降50%以上。”贵州大学陈红教授带领的科技特派团队迅速展开“会诊”。这支由高校教授、农技专家组成的智囊团,为基地量身定制了“水肥一体化+无人机飞防”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满树繁花的果园里,技术人员同时启动地下智能水肥系统和空中植保作业。高氮水溶肥与海藻酸通过滴灌精准输送,无人机则将硼肥、磷酸二氢钾等营养液均匀喷洒。经过4小时连续作业,500亩果园完成全面处理。

17419262643897.jpg下司蜂糖李基地

“去年遭遇零下4℃倒春寒,正是这套技术保住收成。”基地负责人龙涛表示,该基地蜂糖李荣获2024年贵州省首届蜂糖李品鉴会“一等奖”和2024年度“贵果·最美果园”称号。

作为贵州省蜂糖李资源圃和多个高校科研基地,这片果园承载着重要的技术示范使命。陈红团队研发的《蜂糖李促花保果增产关键技术》在此经过多年验证,形成包含栽培规程、灾害应对等完整技术体系。数据显示,采用新技术的三年生果树亩产达546公斤,较传统种植提升40%。

“不同产区需要个性化方案。”陈红指出,针对黔东南阴雨、六马干旱等地域特点,团队已建立差异化技术模型。其主持的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在贵州四大主产区完成技术验证,推动全省蜂糖李种植面积突破80万亩。

17419262917335.jpg蜂糖李花开正好

源自镇宁县的蜂糖李被誉为“李中珍品”,因对气候和管理要求苛刻,始终维持精品路线。下司基地通过科技赋能,成为产业升级样板。

从几十株母树到百亿产业,科技是核心驱动力。陈红表示,团队正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未来将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花期气象,实现精准农事预警。随着标准化技术体系在全省推广,贵州蜂糖李正从“看天吃饭”转向“知天而作”,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

编辑:冯月成 韩晓梅

责编:岳莹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