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牛素贞,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茶叶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古茶树保护与利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茶叶学会理事、贵阳市科技人才,《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起草专家、贵州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省级优秀专家,“贵州省十三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总体规划”起草专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6项,发表SCI等研究论文30余篇、制定标准12项、培育新品种12个。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 张蝉)“古茶树是一种茶资源,也是一种茶文化,甚至是一种人文文化,我想要做的事情,就是以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去保护资源和传承文化。”进入2025年,牛素贞教授和她“四球茶”的情缘也来到了第十五个年头,对于做茶这件事情,她依然充满情怀,热情高涨。
2011年,牛素贞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收集四球古茶树时,在农户家第一次喝到了四球茶。凭着多年研究茶叶的经验,她觉得这个茶叶“不一般”。普安县被誉为“中国古茶树之乡”,是茶树原产地之一,目前世界上唯一一颗四球古茶籽化石便在普安发现。但普安的茶资源鲜有开发,例如四球茶集中分布的区域——普安县青山镇,有一片自然分布的茶林普白林场,就有些荒废。“茶林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车无法到达林场,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先坐林场员工的越野车进去,又步行了很远一段路,很累但是非常兴奋,爬到山顶,身上全湿透了都没有察觉。”回想起初见四球茶的情形,牛素贞历历在目。
离开普安后,牛素贞就挂念起了那些无人问津的茶树资源,当年她恰好作为贵州省科技特派员指导联系普安,便决定研究、开发普安茶。之后,牛素贞开始关注普安四球茶资源,从品质成分到基因组进行全面研究。她带领贵州大学教师及学生团队,收集保存了贵州省46个县的1013份古茶树种质资源,并用了近一年时间,对普安四球茶古茶树分布状况开展全面普查,摸清了“家底”。2016年到2020年期间,牛素贞带领团队从普查的四球茶古茶树资源中选出66份长势好的单株进行繁育,并对产量、品质、物候期等进行鉴定评价,最终选出22个优良品系,建成了110亩的四球茶优良品系比较园。她将培育成果申报了“贵茶1号”“贵茶2号”“贵茶3号”“贵茶4号”“贵红1号”“贵红2号”六个新品种,其中,“贵茶1号”和“贵红1号”在普安县青山镇进行转化与示范,实现了首例从野生种选育的品种进行转化。
产品研发要为地方的产业发展服务,牛素贞对四球茶的研究与培育也不例外,实现了把“无用树”变为带领普安茶农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发财树”。十五年间,牛素贞每年都会到普安县开展四球古茶相关培训,对普安县服务区域的公司、专业合作社、种茶大户等进行茶树繁殖、种植、管理,茶叶采摘、加工技能以及茶艺和审评等培训。“首先要培养茶农对古树茶的保护与利用意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单纯的用传统工艺做茶了;其次才是教他们技术,根据四球古茶树型直立、不易封园等特性,怎样育苗、怎样采摘,怎样实现规模化种植与专业化管理等等,最重要的还有绿色防控,让大家认可贵州茶‘绿色、生态’的优势和特色,并学会绿色防控技术。”牛素贞说。
在牛素贞团队的帮扶下,古茶树苗木繁育、茶青采摘、古茶加工销售等已成为托家地、马家坪等村寨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她也早已成为普安茶农心中“最靠得住的人”。鉴于在“帮助古茶树区域农户利用古茶树资源发展产业”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牛素贞还获得了2017年度“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优秀专家称号,但她说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成的。牛素贞把贵州大学称为“娘家”,她说,“我的‘娘家’是坚实的后盾,我为普安茶所提供的技术、人才力量,都得益于贵大。做茶是我的兴趣,而贵大为我提供了发展兴趣的平台和无限的支持,我可以一直无所顾虑地在‘茶园’里畅游。”
历经十五年的坚守,牛素贞团队在普安县普白林场建成了全国首个野生四球茶原生境保护点和全国首个野生四球茶驯化栽培基地,制定了《野生茶组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设技术规范》和《野生茶组植物原生境保护点监测技术规范》,期望能够实现对野生四球茶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她还带领团队编制了《古茶人家饮茶文化》,挖掘当地传统种茶、制茶、用茶的文化,一方面想将当地茶文化内涵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期望通过文化传扬引领茶产业的再发展。
现在,“普安红茶”成为了贵州省重点打造的“两红三绿一抹”茶叶品牌,也是带动普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牛素贞是这一发展历程中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当谈及与普安的“茶缘”时,牛素贞分享了她写的一段话。“扎根普安15年,是我最难忘怀的一段青春。我记得第一次发现茶林时的兴奋,记得每一个到达普安时的深夜,记得无数次山路上的爆胎,记得掉进路边排水沟的前车轮,记得带着学生住在厂房熬夜观察的每一个数据,记得怀孕时赶去普安的每一次培训,但我记住的不是其中的艰辛,而是这一件件事情背后付出过的努力与获得的成就感。所以我更记得茶农热切的叫我‘贵大茶博士’,记得每一次取得成绩后领导和同事对我的祝贺,记得自己做茶的初心和梦想。”
如今,除了普安县,牛素贞还奔走在全省茶园,她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开展的“八步紫茶”研究已初具成效,还不断为都匀、湄潭、凤冈、沿河等地输送技术。牛素贞说,研究茶是她的热爱所在,她将在这片领域中奋力书写大地论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