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创赛金奖│“卒”类拔萃团队——瞄准脑卒中治疗领域新突破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12-31浏览次数:10

获奖情况: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金奖

项目名称:“卒”类拔萃——全球首创靶向TRPM2脑卒中治疗新策略

参赛队员:吴瑶瑶、徐依婷、朱专、杜玉桐、施雨扬、竺爱琴、杨坤明、曹欣、万韩移、谢洁、任东方、刘婧、付帮康、甄文轩、方秋园

指导老师:杨巍、王呈呈、童星、黎应飞、余沛霖、胡荣贵、田有亮、谭伟杰、郝郭昙、苟萌萌

团队介绍:团队由贵州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杨巍教授领衔,医学院王呈呈副教授、童星老师指导,贵州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吴瑶瑶担任负责人,团队成员包括来自多个学科的研究生与本科生。该项目联合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师生合力完成。

贵大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潘存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医学院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团队负责人吴瑶瑶说,在学院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他们瞄准脑卒中药物解决,开展了相关研究。

团队成员的学科构成包含医工交叉学科,在神经科学领域有着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他们进行了研发策略的创新、结构创新、源头创新,以及对前沿研发体系的运用,由此构建了前沿的研究体系,并创新了脑卒中治疗策略。在研发过程中,团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潜在的治疗靶标,并通过实体实验研究,首次揭示了关键靶标在脑卒中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和人工智能模型辅助药物设计,优化了化合物的结构,最终获得了疗效增强、毒性降低、靶向性更强、安全性更高的候选治疗药物。

“在项目攻关中,我们团队有幸得到了颜宁院士的指导、顾晓松院士的关怀,还有我们校长宋宝安院士的关注和关心,这对项目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团队成员朱专说。此外,团队还与多家企业、医院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资金、资源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然而,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脑卒中的治疗时间窗窄,后遗症严重,因此揭示关键发病机制极为关键。团队成员徐依婷说,面对设计思路和技术壁垒的双重挑战,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克服困难。“我们首先聚焦到了脑卒中发生的枢纽影响因子,解析蛋白晶体结构是一大技术核心,为后期开发该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了先发优势;其次建立了成熟的研发体系,以蛋白结构为基础,成功构建了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研发效率,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最后优化了化合物的结构,对合成路径和合成工艺进行升级,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经过不懈努力,团队最终成功研发出了具有潜力的候选药物,为脑卒中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一项目取得的成就在国创赛上得到了同等的“回馈”——收获该赛事贵州医科类项目的第一枚金奖,实现了贵州医学教育在国创赛上金奖零的突破。当然,比赛也对团队及项目的推广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徐依婷说:“国创赛提供了一个展示项目成果的大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向更多人介绍这一项目,并获取反馈和建议。我们还能有机会与其他优秀团队进行交流学习,领略国内前沿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风采,开拓自身的视野。”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学习,团队得以不断完善项目,为实现更高的研发目标奠定了基础。

团队对项目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基于脑卒中治疗药物需求巨大的社会背景,团队计划推进CH302药物的临床试验,并基于靶点开发更多治疗药物,打造一个创新药物研发平台,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同时,团队计划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为项目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质量。他们相信,通过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可以为脑卒中治疗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张蝉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