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教风学风大家谈 | 经济学院安海燕:“向退休而教的学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4-10-09      浏览量:10

编者按:连日来,“什么是好学风?如何建设好学风?”成为了广大师生热议的话题。这一话题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是提升教育质量、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贵州大学溪山融媒中心特别推出“教风学风大家谈”栏目,旨在汇聚师生智慧,共同分享经验,探讨策略,以期营造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我们诚邀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为打造良好的教风学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风是一种学习的风气。从一节课来说,是由在教室里的老师、学生共同构成;从一个学校来说,是由学校里面的所有学生、所有教学老师、所有行政教师共同构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既然是相互关系,那就包含着三种类型,一种是割裂的关系,即我上好我的课,你听好你的课就可以了,即主体之间只是因为学分约束、工作量约束而在同一个空间中出现。第二种是负向关系,即主体之间在相处过程中,出现了相互不认同,也就是推动任务完成型。记得新闻报道中也提及到,学生毕业的当天,就删除了老师的联系方法,这就是负向关系的体现。最后一种就是主体之间正向的相互认同、理解的关系。相互认同与理解,并不一味是迁就学生,按他们喜欢的方式教学。认同与教学,是在我确定教学目标、内容不变的内核基础上,以学生的视角去把握教学内容、去组织教学、去理解学生的所有行为。我认为这就是好的学风。

为了让学生往前排坐,我尝试进行提问方式的改革,即从最后一排开始回答问题。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大家就开始争抢前面的位置。我一直认为这种方法很好,就应用在各类不同层次的课堂上。但是我最近开始尝试学生评价老师这种教学改革,发现学生对从最后一排的提问方式很反感,说这样会形成同学之间的内耗,同学们甚至会提前一天晚上来占位置。所在,在这个问题上,我就在反思学风和教风建设的目的和方法。从方法论上来看,最后一排提问是很有效解决后排坐的问题,但这只是学风建设的表象或者是结果,学风建设的内涵是没有涉及到的。

我今年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一定的学风建设改革。首先,我设置了随机课堂提问环节。我要求自己不看名单,记住学生的名字点名,我认为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而不是第二排那个戴眼镜的女生起来回答问题这种关系相处上。其次,从教学设计上,我加了难度,也加大了学生的负担。每次课都有作业,每次作业的量也都很大。与此对应的是,每节课我都对作业有反馈,并基于反馈开展后续的课程内容。这个环节,实现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与课程关系的处理。最后,我也加大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以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学,也让学生换位思考,更加理解老师。

所以,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改革,我还是觉得,教学的道在关系的互处上,在认可与理解上,在融合上。教学的“术”在“道”所表现的现象上,比如教师的仪态、语言、微笑等上。我们经常为了让自己活的有价值,喜欢向死而生的生活方式,那么同理,在教学生,我们也可以尝试用“向退休而教的学风建设上”,如果明天我就退休,再也不能站在讲台上了,今天的课堂,我会记住每一位孩子的笑脸,我会掂量每一句话所占用的每一分钟,因为和世界上最干净的灵魂们相处的时光,岁月是那么的弥足珍贵。(文/经济学院 安海燕)


编辑:庞爱忠 何璇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