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教风学风大家谈 | 物理学院罗頔:勤学、善思、笃行,求是、乐教、创新
编者按:连日来,“什么是好学风?如何建设好学风?”成为了广大师生热议的话题。这一话题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是提升教育质量、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贵州大学溪山融媒中心特别推出“教风学风大家谈”栏目,旨在汇聚师生智慧,共同分享经验,探讨策略,以期营造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我们诚邀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为打造良好的教风学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近五年来,承担了校级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和物理专业基础课《力学》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期间,参加了两届贵州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并于2023年夏参加了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从最初贵州赛区胜出进入地区赛,又在西南赛区的角逐中有幸以一等奖的身份进入国赛,最终获得全国决赛三等奖。对于战绩,虽仍有遗憾,但回想自己从最初站上讲台时的胆怯与青涩,到如今的沉着与笃定,从最初对教学的茫然和误解,到如今躬身力行的课程建设,收获了蜕变与成长,现将内心的感悟分享如下。
一、深挖课程逻辑,重构教学内容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运动形式和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其他工程学科发展的根基,其悠久的发展历程和庞大的分支体系,决定了大学物理课程是连接传统经典理论、当下发展应用和未来前沿问题为一体的核心课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品质,这是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既要有效达成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该做的,应是深挖课程逻辑,重构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原有的课程内容已不再适合当今的学生。因此,教师需要打破原有教材,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分类,重点选择有一定难度、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对构建物理学基本理论体系必不可少的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把难度更大且同时也涉及应用和前沿的知识点,作为“教学留白”,列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对于划定好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反复深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以逻辑发展为遵循,重构课程内容体系。例如,物理规律的建立通常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而诸多教材上往往省略了对这一过程的介绍而直接给出物理规律的基本内容,因此教师需要查阅资料,向学生介绍该规律提出的背景、建立、发展、甚至修正的过程。通过重现知识建立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理论框架,让学生从“直达结果”的教育中走出来。再例如,诸多教材对知识点的安排略显生硬,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没有直抒其意,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清晰的条理和系统的认识,教师通过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时看到的就不再是零碎的“点”,而是点线交织的完整的“面”。最后,课程内容的重构除了需要重视理论框架的逻辑性,还需注重实际应用和前沿发展的融入,以增强课程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
二、持续教学反思,创新教学形式
完成了教学内容的重构,距离达成教学目标还有一步之遥,即教师需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近年来,教学形式的改革层出不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屡见不鲜,但要找到适合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实属不易,需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反思和调整。大学物理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其教学形式主要为教师讲授,学生做题的传统模式。适用于实践类课程的改变教学空间、增加项目式课题等创新方法,也许并不适合大学物理课程。我认为,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考量,大学物理教学形式的创新,主要在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展示以及对学生学习任务设计的创新。
首先,同一门课程,不同章节,不能设计和使用完全相同的教学策略,应根据知识点的个性、难度、重要性和可用素材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某些章节层次鲜明,教师通过梳理和强调教学内容的层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营造沉浸式课堂,带领学生“升级打怪”,体验思维的跌宕起伏。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陷入某些误区,如果教师从“教学者”的角度仅仅完成知识的讲授,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困惑。教师通过对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设置一系列具有迷惑性、冲突性的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抽丝剥茧,准确高效地掌握课程内容。最后,大学物理的例题和习题多呈理想化、脱离实际生活的特点,教师可尝试以实际问题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原型,设计编写大学物理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学以致用的体验。
三、打破传统方式,改革考核评价
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而占大部分比例的期末考试局限于对学生知识层面掌握情况的考查。近年来,过程性考核兴起,然而,主要由出勤、作业、课堂测验、期中测验、小组任务等考核形式组合而成的过程性考核就能如实反映、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吗?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课程考核评价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首先,课程考核评价是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基础制定的。因此,教师需要针对每一个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考核方式,再根据考核方式设计考核内容。其次,考核的过程应该贯穿整个教学周期,而不应集中在教学过程的特定阶段,考核内容应细化到每一章节,而不应集中在特定章节。值得一提的是,学习过程中能否获得教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是关乎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设置考核方式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最后,由于学生对分数大多存在片面的认识,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最终评定方式采用等级制抑或是百分制,仍然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四、坚守立德树人,思政育人铸魂
作为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当以身作则,知行合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价值引领融入课堂,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物理学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中心学科,在大学物理的课堂上,教师通过重现物理定律的发生、发展、形成、验证和修正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通过引入人类利用物理学知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事例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学与自然界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通过讲述与课程相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国内外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进一步树立全球胸襟和家国情怀。通过将人文艺术类素材引入物理课堂,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让他们在感受物理之美的同时,提升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
好的教学,源于热爱和持续精进。三尺讲台,也是一面镜子,通过实际的教学,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希望能在每一天的教学中继续反思,积累,沉淀和转化。(文/物理学院 罗頔)
编辑:庞爱忠 何璇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