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团委与冷少农烈士故居共建 “青马工程”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7-19浏览次数:81

贵大新闻网讯(校团委)7月14日下午,贵州大学团委在冷少农烈士故居成立“青马工程”全国研究培训教育实践基地。冷少农烈士后代冷启中、共青团瓮安县委书记张远倩、猴场会议会址(冷少农烈士故居)副所长莫慧慧、贵州大学团委副书记宋洪庆出席揭牌仪式,贵州大学校团委“青马工程”实践服务队全体成员和冷少农故居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张远倩对贵州大学校团委“青马工程”实践服务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回顾了近几年冷少农故居依托馆藏资源取得的成果。她期望通过加强校地合作,促进“青马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的发展,进一步丰富拓展实践育人载体和形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到瓮安开展研学提供新路径。

宋洪庆介绍了贵州大学“青马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及“教育实践基地计划”。他表示,冷少农烈士作为贵州大学的优秀校友,其英雄事迹是激励贵大青年牢记嘱托、挺膺担当的生动范本。他希望队员们珍惜此次实践机会,积极开展参观学习、红色体验、调查研究等活动,不断探索总结基地建设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服务队学生代表刘姚增宇就近期调研宣讲活动作简要阐述。他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冷少农学长的革命精神,始终牢记光荣校史,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随后,宋洪庆与莫慧慧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并为“青马工程”教育实践基地揭牌。实践队还向冷启中赠送书籍《红色贵大》《贵州大学120周年图册》。《红色贵大》一书是贵州大学在建党百年、建校120周年的伟大时刻,深入挖掘贵大红色文化资源、拓展红色贵大理论基础、丰富红色贵大时代内涵的匠心之作。其中第二章第一节收录有《红色特工 出生入死——冷少农》篇。

活动现场,冷启中为实践队队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讲述了冷少农烈士的英勇事迹,激发了队员的强烈共鸣。讲授结束后,实践队队员对冷启中进行了专题访谈,深入了解了冷少农烈士的遗愿及瓮安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努力与成就。

仪式结束后,全体实践队员在学长冷少农烈士遗像前重温入团誓词,并在红领巾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冷少农故居。他们还与参观游客进行了访谈,共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未来,我校将充分利用冷少农故居所承载的文化资源,通过参访研学、红色实践、宣传调研等形式,不断推动校馆育人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育工程,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编辑:庞爱忠

责编:张蝉

编审:李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