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新声无限——2024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走进贵州大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6-20浏览次数:10

6月4日,“新声无限——2024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在贵州大学举行。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向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赠阅了《参考消息》数字报,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资深编辑朱丽与到场青年学生进行面对面分享交流。

活动现场

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副总编辑刘砺平,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贵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院长洪云,以及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贵州中心主任李忠平等领导出席活动。贵州大学北阿学院的师生代表参与了活动。

贵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院长洪云致辞

贵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院长洪云在致辞中说,“大思政课”要求我们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在此背景下,北阿师生要珍惜机会积极学习思考,用好报刊资料,在时代大变迁中去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今后的实践当中展现青春的活力和青年的担当。

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副总编辑刘砺平致辞

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副总编辑刘砺平简要讲述了《参考消息》的发展历程,回顾了报社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同时指出《参考消息》在新时代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并介绍了报社在新媒体矩阵和智库建设等方面的转型发展。

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资深编辑朱丽带来“中国故事世界说——从《参考消息》看世界媒体眼中的中国”主题讲座

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资深编辑朱丽老师以“中国故事世界说——从《参考消息》看世界媒体眼中的中国”为主题,向贵州大学师生全面阐述了《参考消息》的办报理念及特色。朱丽老师选取该报刊发的多篇报道作为案例,生动解读了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发展道路。作为“中国人看世界”的重要窗口和了解“世界怎样看中国”的特殊渠道,《参考消息》的 “中国故事世界说”栏目,为读者搜集、整理、呈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故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百年未有大变局下世界各国民众所感知、认识的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与昂扬自信的中国人风貌,为更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供参考。

学生代表与朱丽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朱丽老师与学生代表进行互动交流,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详细解答。

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讲话

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总结道,当下传统媒体已不再是获取消息的唯一渠道,如何在多元的信息中获取对自身成长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新华社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将主流声音传入校园、扎根青年心中,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向贵州大学赠阅《参考消息》数字报

“新华社进校园”活动是新华社进一步做好青少年工作、培育时代新人的特色实践,迄今已覆盖全国600余所高校,吸引超过8000万人次参与。活动以创新的形式走进高校,以丰富的内容感染青年,成功将主流声音传入校园、扎根青年心中。同时,依托新华社传播平台,展现新时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帮助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干事创业斗志。

现场合影

编辑:刘利利

责编:韩晓梅

编审: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