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数字文明:数字化转型与社会迭代”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大学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6-18浏览次数:166

贵大新闻网讯(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6月15日,“迈向数字文明:数字化转型与社会迭代”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河北学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文化论坛》《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共同主办,《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承办。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著名专家学者、友刊嘉宾、论文征稿入选作者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贵州大学副校长陈祥盛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他详细介绍了贵州大学的历史与发展近况,并对此研讨会的会议主旨作了说明。

陈祥盛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是《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打造特色栏目“数字文明研究”的重要举措。他介绍了《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把“数字文明研究”作为特色栏目进行建设的主要考量:一是符合时代趋势。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人类社会向数字化转型与迭代的迹象越发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文明的重要论述,对数字文明研究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契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特色。贵州是大数据中心,也是数字场景应用大省。设置“数字文明研究”栏目,与贵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禀赋相契合。三是栏目设置具有可持续性。“数字文明研究”可以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文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学术研究空间大,可以保证栏目设置的可持续性、稳定性。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执行主编王浩斌致辞。他代表联合主办方向莅临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友刊嘉宾和承办方的支持和付出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数字文明研究这个主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着深厚广范的学术研究空间,《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此为特色栏目进行打造是提升办刊质量的有效举措,同时也值得期刊同仁广泛深入关注。

主旨报告阶段,武汉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李建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院长王雨辰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范柏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龚群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姜宇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孙亮教授作了主题发言。

研讨会于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传习室分设四个平行论坛,从哲学、社会学、经济与管理、法学等四个学科分组围绕数字文明议题进行讨论,分别由《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张娅、王勤美、杨洋、蒲应秋主持。

主旨报告结束后,近40位研讨会论文投稿入选作者按照四个平行论坛分组进行学术汇报。《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王轶教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徐嘉教授,《东岳论丛》王波研究员,《贵州社会科学》执行主编黄旭东研究员,《贵州社会科学》编辑李迎喜,《贵州财经大学学报》副主编张领教授,《河北学刊》编辑赵新潮,江西师范大学期刊社总编辑戴利朝教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执行主编王浩斌教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编辑徐楷森,南京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主任、《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骆小春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宋雪飞编审,《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章诚编审,南通大学文学院院长顾金春教授,苏州大学期刊中心主任、《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江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李金齐教授,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红春等17位专家对作者的发言和论文进行了一一点评。

王轶在闭幕式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就数字文明的基本概念、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法治、数字社会安全、数字人文等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既有特邀专家的主旨报告,又有分论坛讨论,并请期刊主编、编辑等进行了深度评议,是一次学术研讨会,也是一次发现、培育优质稿件的会议,会议取得了预期成果,为《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栏目“数字文明研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编辑:李雪非

责编:庞爱忠

编审:李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