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发布: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在贵州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3-08浏览次数:64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3年教育工作,对2024年教育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在贵州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一起来看——

图片

春光正好,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我们倍感振奋、充满期待。作为贵州高等教育的“龙头”,贵州大学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记“国之大者”,培育“业之大才”,服务“省之大计”,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厚植“育人”情怀,以挺膺担当、奋发有为的姿态,下足力气、笃行不怠,奋力跑出做强贵州大学的加速度,彰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的责任担当,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 杨未

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倍受鼓舞。我们将围绕“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等精神,推动高校“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坚守“师范”底色,丰富和完善教师教育的全过程;立足“应用”转型,积极探索“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规律和逻辑;全力构建“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循环生态链,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师范学院校长 韦维

一件件可喜可贺的大事,一组组可观可感的数据,一项项可圈可点的工作,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继续把“健康中国”和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规划,持续完善“南山班”拔尖创新型卓越医生培养体系,推进“大临床”管理和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坚持“三全育人” 与“五育并举”相结合,培养适应新时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中贡献遵医力量!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何志旭

政府工作报告坚定了全国上下凝心聚力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作为地方高校,我们要紧扣国之大者、民之关切,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立足做强,全面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战略;立足做特,全面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蓝图;立足做优,全面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立足做实,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贵州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凯里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赵守盈

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将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增强全校师生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引导全校师生立足实际做强做特做实学校内涵,做到服务社会有担当,服务师生有作为,凝心聚力有突破,以高水平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不断汇聚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丁湘梅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统筹推进,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备受鼓舞,信心倍增,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岗融合、课证融合、课赛融合,强化教材建设与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深入推进课堂革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 黄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为学校明确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也为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并增强社会适应性提供了新的科学回答。为此,学校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围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大力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组建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加大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引进力度,以实现国家“双高校”和职教本科为牵引,培养服务专精特新又红又专的急需紧缺人才。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熊星

图片

今年的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这一热词成为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如何提高“三农”的新质生产力,为农业强国赋能是农业科技者思考的重要课题,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核心要素,在教学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创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配套体系,创新推广应用体系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新农科高层次人才,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奋力绘就农业强国新画卷作出贡献。

——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张万萍

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高校要自觉成为新发展格局的内生变量和优先要素,主动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循环、与经济的循环,实现教育体系与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有机衔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融合发展,全力优化学科专业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吴展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生物科学学院将坚持理实结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林火生态与管理为突破点,开展有组织科研,助力森林火灾防范应对,强化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专业建设,投身生态美、百姓富的多彩贵州大地论文实践中,不断增强对贵州发展的人才、科技支撑。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院长 刘讯

教育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我将继续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此外,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提高教学效率和互动性。我将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积极适应教育改革趋势,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贵州理工学院教师 施文洁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中西部地区,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措施。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者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责任和使命。新的一年,我们有责任通过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凯里学院校团委副书记 彭婧

作为管理工程分院党总支负责人,我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五心”党建品牌为契机,立足学院瞄准的“国双高”、建好“省双高”目标任务,将党建融入业务,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分院党总支负责人 刘滢

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贵州省培养幼儿师资的摇篮,我们将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人才需求,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杨丽

图片

认真聆听了报告,倍受鼓舞。教育工作的方向已明,目标已定。赤水教育将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创优行动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县创建攻坚行动,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提升教育质量,树立教育自信,全面提振教育精神,构建良性循环、可持续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赤水教育品牌,为建设黔北川南结合部学生学习优选区和特色教育强市打下坚实基础。

——赤水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勇

过去一年,云岩教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等荣誉花落云岩,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今年,我们将紧盯全国两会提出的重点目标任务,不断巩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推进义务教育扩优提质,全力开展特色高中建设,扎实推进“强思工程”“强师工程”“筑固工程”,持续擦亮“优学优教在云岩”金名片,把云岩教育打造成为“领跑全省、领先西部、全国闻名”的教育新高地。

——云岩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林晓凤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的要求。观山湖区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前教育扩“公”、义务教育办“优”、高中教育建“强”为着力点,以“七大工程”为实施途径,努力创建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优质均衡引领区,加强热点区域的中小学建设保障学位供给,推进“一房一户学位保障制”,全面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及学科素养,培育一批教育内涵丰富、教学质量优良的品牌学校,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观山湖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陈娟

2024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用绣花功夫办美的教育,持续聚焦政治建设“一条主线”,擦亮党建品牌;持续夯实校园安全、后勤服务“两大保障”,护航学校发展;持续推进学校治理、育人质量、示范特色“三个提升”,抓实文化润校;持续强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提升育人水平。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奋力谱写遵义四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遵义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 李化宪

省府路小学教育集团将在全国两会精神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思政教师的培养,不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教育发展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继续探索国防教育创新模式,播撒“强身”“塑魂”“立德”种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贵阳市省府路小学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 沈苏英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发我的深入思考——方向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键是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路径是建设思政教育课程载体。我校将继续发挥组织阵地的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打造思政课,并将思政课与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建设有机融合,以党建带队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观山湖区华润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陈冲

春风吹拂万物生,奋进前行不畏程。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践行义务教育公办强校,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2024年,兴义市延安路小学将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龙行龘龘启新篇,逐梦朤朤耀新程。

——兴义市延安路小学校长 吴爱萍

今年的全国两会立足新方位、描绘新蓝图。作为省级示范一类幼儿园园长,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指引,锚定“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工作目标,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筑牢教师队伍发展根基,以高质量教师队伍推进“五育并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六盘水市第四实验幼儿园园长 晏梅

图片

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了大力发展数字教育的新要求。对于家长来说,在“园家社”协同育人机制背景下,对父母教养子女的要求更高了,挑战也更大了。怎样运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学习新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做到高质量陪伴,是我们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我相信,有政府主导、政策支持、技术支撑、个人进步,我们都能在未来成为更好的父母。

——遵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学生家长 刘建松

作为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曾在乡村一线支教,不仅“身入”基层,更“心到”基层,深入乡土中国,了解国情民情,因此更加深刻认识到乡村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坚定了作为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未来,我将珍惜读书时光,深刻理解“四有”好老师的内涵,树牢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踏踏实实学知识、扎扎实实学技能,在实现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的道路上奋勇拼搏。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 付爽

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我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好前景。作为一名全国青马班学员,我将持之以恒学思践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方式方法,用青年声音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弯腰沉心”解锁基层“急难险重”,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社区楼栋讲出“甜味”,锁住“鲜味”,沾满“土味”,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贵州理工学院学生 冷青轩

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令人振奋。作为青年党员,我深感使命之深、责任之重,我将凝聚青年共识,善作为、作表率,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履行党员职责义务,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成为全国两会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遵义医科大学学生 杨昱璇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学生,我于2023年在老师的带领下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深深体会到技术技能在强国征程中的重要性。李强总理提到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就是我们信息技术类专业学子今后的奋斗目标。我一定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把自己的青春挥洒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征程中!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卢云冲


编辑:夏丹丹

责编:韩晓梅

编审: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