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望新闻客户端:【团队风采】贵州大学蕈菇博士团队:释放振兴大“蘑”力 鼓起农民“钱袋子”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10-19浏览次数:28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在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汪庄村食用菌产业基地,贵州大学蕈菇博士团队受邀进行技术指导、病虫害诊治等工作,使当地优越的林下环境,得以科技种植食用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IMG_256蕈菇博士团队实地进村调研

8月2日,蕈菇博士团队再次赴汪庄村进行为期七天的帮扶。团队一行先后深入食用菌种植基地实地调研,现场就食用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对林下覆盖土壤厚度、温湿度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开展了技术指导。

IMG_257蕈菇博士团队负责人许忠顺为村民讲解“明白卡”

在村民家中,蕈菇博士团队了解到,汪庄村林下种植的红托竹荪已出现小面积溃烂。蕈菇博士团队成员悉心为村民解答“当发现个别竹荪蛋溃烂时,应当及时清理,否则更会加剧大面积污染。”

IMG_258蕈菇博士团队成员为村民发放“明白卡”

针对食用菌种植管理技术人员的缺乏的问题,在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院科研人员的技术支持下,贵州大学蕈菇博士团队组织编写《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农民读本)》《林下食用菌夏秋季种植“明白卡”》,内容涉及食用菌产业概况、食用菌栽培基础知识问答、黑木耳、黄木耳、黑皮鸡枞、茶树菇、羊肚菌、灵芝、大球盖菇、白鬼笔、红托竹荪、茯苓、猪苓栽种技术。

IMG_259蕈菇博士团队成员为村民分析菌棒污染的原因

据了解,蕈菇博士团队是一支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公益服务团队,常年在省内进行科技助农活动,目前已服务黔桂滇30余县区。该团队经常到村子里来进行技术培训,到地里查看食用菌长势情况,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作。“

IMG_260蕈菇博士团队成员与丰收的村民合影

蕈菇博士团队助力汪庄村发展种植食用菌,不仅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理论实践,同时也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经济来源。

“我们每天上班,一天可以得一百五元收入。”汪庄村村民李大伯说。

“村子里红托竹荪一年可产两季,每季产量预计可达20余吨,利润近百万余元,村民实现盖新房买汽车,感谢蕈菇博士团队对我们的技术指导,我们有信心发展得更好。”村支书王贵辉表示。

“蕈菇博士团队的‘明白卡’技术资料通俗易懂,对我们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人员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汪庄村林下食用菌产业有关负责人说。

IMG_261蕈菇博士团队成员深入汪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调研

据介绍,蕈菇博士团队创始人许忠顺从2013年便开始奔赴贵州省三都自治县周覃镇进行食用菌产业调研,作为贵州大学本硕博培养的生态学博士,他十年深耕,坚守食用菌公益之路。

“对于蕈菇博士团队来说,蘑菇产业香不香,就是看菇农的腰包鼓不鼓。”许忠顺说,要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和农民手中,让更多的种植户掌握科学方法,高效率、高质量增收一直以来是我们蕈菇博士团队的初心与使命。

IMG_262蕈菇博士团队合影

“菌兴民兴乡村兴,黔地菌菇众繁生。”据了解,蕈菇博士团队未来将持续借“林”发力,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用小小蘑菇引领乡村振兴之路,更好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融合。未来,蕈菇博士团队将接棒启程、继续贡献乡村振兴贵大力量,把论文写在黔中大地上!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