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中国现象学年会在筑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8-24浏览次数:297

贵大新闻网讯(溪山融媒中心)8月19至20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现象学年会在筑举行,年会的主题是“现象学:过去与未来”。

本次会议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象学专业委员会、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大学现象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心主办,贵州大学“国慧”人文学科发展基金、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北京粉笔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大会参会人员157人,发表报告135篇。

会议设立了6个分会场,开展了27场专题学术研讨,研讨主题包含“现象学与未来哲学”“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现象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与20世纪哲学”“教育学现象学”“博士生论坛”等。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博士研究生,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8月19日上午,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孙周兴、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象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伟等出席开幕式并为大会致辞。会议由贵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陈艳波主持。

李建军代表贵州大学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李建军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贵州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学科特色。他指出,现象学在中国的发展绕不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现象学需要引入东方文明的古老文化来拓展自身的视域,中华传统文化则需要在融合西方文明的当代发展中激活自身的能量,通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结合,现象学将在中国迎来崭新的发展。此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现象学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

孙周兴代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贵州大学为筹备此次会议所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他说,现象学本身具有其独特的穿透力和创造力,已经深入的渗透到人类生活和艺术的方方面面,现象学无处不在。现象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之下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成为推动中国的哲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张伟代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向所有与会者表示欢迎,向会议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表示感谢。他向与会者回顾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现象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情况。本届会议是第一次在贵州召开的现象学年会,也是疫情以来的第一次线下年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疫情的困难条件下,委员会依然维持着一年一会的节奏。他向倪梁康、靳西平、孙周兴、陈小文等现象学界的前辈们表示致敬,向为委员会的发展和会议的召开付出努力的人员表达感谢。最后,他从现象学本身、学科的传承和发展、时间和空间等多重意义上,向与会者讲述了“现象学:过去与未来”的意义。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方向红主持,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倪梁康、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周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欧阳谦为大会作主题报告。


编辑:韩晓梅

责编:李旭锋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