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书艺者风华 录画影流延 画家曾希圣新著《二十世纪贵州油画》发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6-12浏览次数:83

6月8日,“艺者风华画影流延——《二十世纪贵州油画》新书发布会”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书籍由贵州著名画家、原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希圣执笔,贵州大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IMG_256

《二十世纪贵州油画》全书40余万字,以年代为线,用发轫、启程、革命、捩转、破局、出师、穿越七个部分记录贵州油画发展脉络,系统地展示了贵州从民国以来的油画进程,是目前第一部系统介绍贵州油画生发脉络的文献。

IMG_257

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在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时表示,《二十世纪贵州油画》是一部集文献性、史料性、知识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油画史著作,立足于本土艺术的历史回望,以地域文脉的深度挖掘为写作主旨,钩沉了近百年来“西画东渐”在我国西南一隅的萌芽及生长历程,对黔中油画的发轫传播和来龙去脉,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诠释。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贵州油画历史史料空白,有助于启发美术油画创作,有助于推动贵州美术历史研究。

IMG_258

“过去数十年绘画、工作经历中,我寻觅发现了大量贵州本土西画史料,这让我对梳理考释贵州油画的发展有了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作者曾希圣介绍,为了避免这些史料、档案被时间淹没,自己尽力将现有材料按艺术发展的逻辑线索进行了归置和解析,并将之呈现出来,希望唤起读者对贵州油画发展历程的关注,也为后人研究挖掘贵州油画发展方向提供真切可感的原始文本。

IMG_259

“《二十世纪贵州油画》我社2022年度精品图书。”贵州大学出版社美编室主任陈艺介绍,为保障图书质量,责任编辑对全书40余万字逐字编辑、整理、校对达五六次;美术编辑对500余张影印的历史文献图片逐帧修复,历经5次调整编排。历时两年成书,希望为后人研究贵州油画史起到积极作用。

IMG_260

在嘉宾发言环节,贵州省民政厅原副厅长、贵州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马天云表示,好的画家也应该是学问大家,曾希圣的《二十世纪贵州油画》是一部填补空白的著作,希望它能够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好。

IMG_261

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田军认为,曾希圣的新书第一次系统化梳理了贵州油画发展历史,是业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贵州大学出版社能够为高校教师、退休教师做成果集成,也彰显了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担当。

IMG_262

“油画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发展是有思想意义的,它带来一种立足于‘再现’的观察体系。”贵州油画学会会长赵竹说,曾希圣梳理贵州油画的发展脉络,同样具有启发作用,让本土画家看到自己所学、所从事的行业“从哪儿来”,这能帮助他们在艺术上能走得更远。

IMG_263

“从这本书里有能看到贵州油画的发展与传承。”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耿翊认为,书里对贵州一代代画家的记录,让大家看到了贵州油画界良好的生态,和艺术家对学术追求的坚持。

IMG_264

“书的名字中未加‘史’字,是对全书体例的准确表达”贵州出版集团原董事长彭晓勇认为,《二十世纪贵州油画》一书夹叙夹议,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梳理、评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希望再版时,作者能对书中描述风格不平衡之处进行修改。

IMG_265

“艺术史既要在艺术、历史的框架中写,又要能跳出历史。”《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执行主编刘剑认为,该书是贵州本土油画历史梳理的开荒制作,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文献基础,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可参考、借鉴、乃至超越的范本。

IMG_266

“这本书对贵州本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意义非凡。”高级编辑、资深媒体人张幼琪认为,书籍中对贵州油画百年变迁的描述也展示了上世纪贵州发展的一个侧面,填补空白,为贵州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IMG_267

活动期间,曾希圣为参与大学的美术学院、美术馆捐赠了新书。


刊发时间:2023年6月9日

       众望新闻客户端、贵州文艺网同步刊发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