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望新闻客户端:如何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团为贵州大学“开方”
5月23日,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行”首批活动之一——“贵州大学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贵州大学召开。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围绕贵州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发展等主题,为贵大高质量发展开“良方”。

作为贵州唯一的部省合建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贵州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为国家和贵州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奋力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做强贵州大学”等目标任务的推进,也让贵州大学不断开拓创新,努力为现代化建设培育科技与人才力量奋进。

“此次邀请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来到贵大,也是希望为贵州高等教育的排头兵——贵大‘聚才引智’,让贵大在‘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吸纳更多优质建议,全面提升贵大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贵州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安守海说。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首先介绍了贵州大学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认真梳理、仔细消化、全面吸收各位院士的指导意见,力争早出成果、出大成果,奋力实现“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全新突破。

“贵州在生态、人文、能源方面拥有极大的科研优势,强化工程与科学深度融合,着力开展本土人才培养。”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副主任,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欧阳晓平看来,合理利用贵州优势领域,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柔性引才用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毛景文,以自身地质地学研究方向为主题,围绕贵州地学发展、地质地矿资源,提出了贵州大学在地学基础研究,垂直领域延伸,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建设等方面的产学研建议。

从长远的规划发展来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提出了科研成果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胡培松表示,贵州大学相关学科建设,要建立起强有力的专业团队,坚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为贵州地方产业发展提供高校力量。

“高等院校的高质量发展,要与国家战略、政策紧密联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义强表示,优化调整学科建设,要注意积极培养适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实现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的协调发展。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看来,师资实力不仅是学科建设的稳固支撑,更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术水平的先决条件。“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培育更多样的人才层次,也是激发教学活力的关键所在。”谯仕彦说。
原文链接:https://site.gog.cn/650003/10636755814214403
贵州科技微号同步刊发
刊发时间:2023年5月24日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