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洪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省上下必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贵州大学作为全省开设建筑学及城乡规划专业最早的高校,勇担重任,积极为我省乡村振兴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将勠力同心、蹄疾步稳,以产教融合助推学校“强工科”行动。
党建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强化价值塑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党建工作促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创新,使学生将专业学习、职业规划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落实家国情怀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通过对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的系统深入学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文化自信;通过城市与乡村的实习实践,让学生身体力行参与城市乡村建设活动,感悟“工匠精神”、崇尚“知行合一”、体验“快乐劳动”。在党建引领下,努力实现2023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国赛获奖新突破。
实施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产教协同育人。学院坚持根植贵州大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先后与贵州省建工集团、中建科技、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省内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教合作关系。对外聘请大中型企业“产业导师”参与教学,对内加强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解决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脱节的问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全年计划新增合作企业10家,新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5处。
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学院依托学校勘察设计院,深入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以城市更新设计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总结前期特色田园乡村与红色美丽村庄的规划建设实践经验,不断优化村庄规划与建设策略,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以实践激发学生热情,强化课程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近年来学院多项村庄规划方案获省部级一、二等奖励,并作为全省优秀规划案例进行推广。2023年,学院将持续聚焦城市更新与乡村建设,派出驻村博士1名,实施城市更新与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各一组。
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学院围绕国家“双碳”发展战略与大数据时代背景,制定了“地域性、生态性、智能化”的学科特色建设目标,以适应新时代城镇化与建筑行业转型发展需求。学院将围绕行业转型发展需求,加强科研平台及科研团队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挖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及城市建设的融合点,促进学科与专业建设在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建筑、智能建造、新型建材等领域创新发展,力争实现科研立项项目数量、科研经费与学科竞赛获奖数量翻一番。(作者 唐洪刚 系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原文链接:https://site.gog.cn/650003/709107475135805
刊发时间:202年5月12日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