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吴羿锦 学生记者吴敏 摄影/冯月成)4月4日下午,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出版集团主办,《贵州科学家传记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编委会、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科技出版社、贵州大学承办的“贵州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暨《贵州科学家传记丛书》第四卷和《贵州科学家故事》(以下简称《故事》)(1-2册)新书发布会在西校区贤正楼107报告厅举行。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科协主席何力,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丛书》编委会主任班程农,省科协党组书记陈程,校长宋宝安院士,副校长周少奇、吴攀,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出席活动,贵州出版社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科技出版社、省直有关部门及入卷科学家代表、我校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吴攀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和科学家精神的教育,长期致力于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引导广大师生通过科研释放科技创新能量,争取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贡献贵州大学力量。他指出,《丛书》根据青少年阅读习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贵州科学家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故事。新书的出版,必将对提升广大青年的科学意识、激发广大青年的科技创新热情发挥重要作用。
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编委会执行主编杨献忠从《丛书》编撰、出版意义、《丛书》第四卷和《故事》(1-2册)采访编写情况等方面作了介绍。希望通过书籍的编撰,能够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将科学家精神及对科学家的尊重和崇敬传递给年轻一代。
何力对《丛书》和《故事》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科学家们用爱国报国、追求真理、淡泊名利、严格自律的高尚情怀,坚持创新、勇于探索、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将科研论文写在黔山秀水间,将科研成果应用在黔中大地上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周少奇在发言中强调,《丛书》和《故事》生动鲜活地再现了贵州近现代教育、科技、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和辉煌成就,全面生动地呈现了科学家们的卓越成就、科研故事和精神世界,有力地传承和弘扬了科学家精神和风貌,希望能够激励年轻一代贵州人砥砺前行,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历史实践中作出贡献。
岩土工程专家沈志平、有色金属智能制造专家曹斌、油菜研究专家张瑞茂等入卷科学家代表和贵阳医学院原院长包怀恩、撰稿作家李祥霓等作家代表依次发言。
活动中,与会领导共同为《丛书》第四卷和《故事》(1-2册)新书揭幕,随后编委会向我校赠送书籍。
据悉,《丛书》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一至四卷,共收录了77位科学家,涉及地质矿产、农业、气象、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丛书》旨在集中宣传一批在贵州这片热土上坚持创新、勇于探索、不畏艰难、顽强不屈、无私奋斗的科技杰出人物。《故事》计划出版10册,每一册讲述10名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力求生动、真实地呈现科学家的励志传奇,启发性地讲述有特色、有感悟的科学家故事。
编辑:张蝉 宁玉梅
责编:张亚军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