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兰天:始终保持对古生物的热爱

发布者:prman发布时间:2023-03-24浏览次数:939

人物介绍:兰天,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云南大学,2015年任职贵州大学。曾入选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第三完成人)、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第四完成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5篇。论文发表于Natur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Current Biology,古生物学报等期刊。

2022年,贵州大学和云南大学联合团队向世界顶级期刊Nature投稿,题为Protomelission is an Early Dasyclad Alga and not a Cambrian Bryozoan,2023年3月,该论文在Nature在线发表。这篇兰天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也打开了贵州大学在该杂志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首篇新突破。

“科学研究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

Protomelission is an Early Dasyclad Alga and not a Cambrian Bryozoan揭示了先前被认为是寒武纪苔藓虫的化石其实为早期石莼目的藻类。这一研究基于2021年同行发表在Nature的一篇文章,文章把研究的化石识别为“苔藓虫”,并把苔藓虫的起源时间提前到了寒武纪时期。

正是这篇文章,为兰天和云南大学团队提供了新的研究突破口。兰天说:“2011年开始,我们在昆明小石坝化石库挖到了数十枚分类位置不明的化石,但由于对它们的关键性特征的厘定,团队一直在讨论,没有进行进一步研究。2021年,同行的文章发表后,我们团队经过研判,认为两者是同一属的化石,但对化石分类学的认识,有待商榷,便启动了这项研究。”

研究过程中,学校及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这项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得益于多方支持,加之团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得贵大和云大团队的文章成功发表。当被问及该篇论文推翻了此前的研究结论时,兰天表示,科学是可证伪的,科学研究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正是通过学术争鸣和讨论,才能一步一步揭开古生物的神秘面纱,推动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古生物学研究的迷人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一锤子下去能挖出什么”

兰天的本科专业是生命科学,在听了云南大学张喜光教授的课后,他被古生物学深深吸引,硕博期间便读了进化生物学专业。在他看来,古生物学研究的迷人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一锤子下去能挖出什么,这会吸引研究者不停探索、研究,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2011年夏,在云南大学读研一的兰天在杨杰研究员的指导下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去昆明小石坝化石库采集标本,临近结束,他在一处陡崖上刚用锤子挖了两下,却挖出了小石坝第一块罕见的澄江虾化石。因为对揭示节肢动物摄食器官演化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对这类化石的相关分析工作,作为研究小石坝生物群的第一篇论文2013年在Nature发表。

基于此,兰天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实践。2015年,兰天来到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任教,除了日常理论课程之外,他最为看重的是实习课。“我把实习课看作是选拔古生物学后备人才的一种方式,带学生去野外踏勘剖面,采集化石,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去看、去感受,可以更好激发他们的兴趣。”兰天说,学院地质学方向的本科生有八周的实习课,期间课程团队带着学生在乌当踏勘地层剖面,绘制图件。

对于喜欢科研的学生,兰天把他们当做未来的科学工作者来培养。“我鼓励学生对已有的定论提出新的看法,我也喜欢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开展开放性的讨论,引导他们长期、持续地关注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这样才能有持续性的成果产出。”兰天希望他的学生都能够超越他,“社会发展要想往前迈向一步,就应该有学生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推进科学的发展。”

“接下来要研究在贵州新发现的化石库,争取做出更多成果”

学校首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在Nature发表文章,这一突破性的成果极大激励了青年研究者们。“学校古生物学学科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历程,前辈们也产出了许多优秀成果。尤其是赵元龙教授,他的‘金钉子’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作为青年后辈,一定要为学校古生物学学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而努力。”兰天说。

前不久,兰天在瓮安和贵阳市郊踏勘地层发现特异埋藏的化石群,他计划下一步开展黔中和黔南地区的化石研究。贵州化石资源丰富,兰天团队近年一直致力于的古生物流体力学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现在在学院的支持下,搭建了更为先进的实验平台 ,也推动了我们研究质量的提升。我们在积极申请新的国家级课题,也会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拓展研究新领域,探索研究新范式,争取做出一系列贵大自己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卓越成果。”


文字:张蝉 李雪非 学生记者 谢娥

图片:李柏锋

编辑:李雪非

责编:张亚军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