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刚
郦波教授在明代文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明代历史人物如于谦、张居正、戚继光等,也曾以《五百年来王阳明》为题主讲阳明心学,同名专著出版后受到读者广泛好评。郦波教授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者,新近出版的《心学的诞生》一书,对于阳明心学的推广传播将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本书创新之处很多,比如史料翔实、论述深刻、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等,更为重要的是本书以进入过程的阳明学研究方法,再度确认了贵州在阳明学研究方面的地域性优势,而且在阳明文学阐释方面的创获也有助于阳明学研究格局的全面性建构。
不单是阳明学,一些传统文化研究都存在重结果而轻过程的问题,比如简单抓住几个关键词,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颠来倒去地论述,也不管这些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历史语境、主体心态,得出来的结论自然缺乏应有的厚重感与温情度。在阳明学研究方面,杜维明《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较早运用了进入过程的思想史研究方法,该书自阳明诞生起论,至龙场悟道结束,将青年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对于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的哲学阐释也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学术高峰。郦波教授《心学的诞生》也采用了进入过程的研究方法,并引入文人心态研究方法,以扎实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博采阳明诗文论著,以生动的细节与优美的笔触,再现了王阳明历经磨难、坚忍不拔、傲然挺立并最终悟道龙场的传奇人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带给读者的不单是历史感悟,还有现实启迪。
黄宗羲《明儒学案》缺少黔中王门,实则黔中大地在阳明学形成过程中具有最为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个定位也是阳明先生高度认同的。嘉靖三年(1524),丘养浩将阳明先生贵州期间的著作汇集刊刻,题名为《居夷集》。是年阳明先生53岁,居越讲学,《居夷集》是经过阳明先生首肯之后才付梓的。丘养浩《叙居夷集》说:“先生之资,明睿澄徹,于天下实理,固已实见而实体之。而养熟道凝,则于贵阳时独得为多,实会远迩、收众淆,以折诸圣,任道有余力,而行道有余功,固皆居夷者之为之也。”毫无疑问,丘养浩高度评价贵阳之于阳明先生的重要性,这个论断极有可能来自阳明先生本人。或许是因为在后世阳明学的传承方面贵州没有出现王畿、钱德洪、王艮等声名隆盛的学者,以至于黔中王门隐而不彰。另外,阳明先生晚年以致良知统摄平生学问,龙场悟道时期的思想被认为是早年未定之论,有被轻视的倾向。有鉴于此,近年来,黔中硕儒张新民教授等以大量扎实厚重的学术成果,论证黔中王门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而且在当代学术研究领域,贵阳也是阳明学研究的重镇。郦波教授《心学的诞生》一书,将贵州作为心学的诞生之地,这一历史定位无疑是对黔中王学的再度确认。
提到阳明心学,很多人不自觉地把它划入哲学领域。而且相对于阳明哲学研究的盛况而言,阳明文学研究就显得相对落寞。阳明学研究本应该是满天星斗,既有的研究成果却变成了月明星稀,阳明哲学研究一枝独秀。值得欣慰的是,阳明文学研究有日渐升温的苗头,华建新教授出版过阳明诗文研究专著,李庆教授注释过阳明诗歌,笔者也出版过《王阳明诗集编年校注》,《阳明诗话》也是笔者在阳明文学推广普及方面所作的探索。郦波教授《心学的诞生》一书,一是大量使用诗文等文学资料,二是对文学资料的解读有深度、有新意,这些优点都有助于阳明文学研究的深入,有助于呈现更为丰富全面的阳明形象,有助于阳明学研究格局的拓展。
原文链接:http://szb.gzrbs.com.cn/pad/cont/202303/03/content_87432.html
刊发时间:2023年3月3日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