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的根本保障。2017年4月我省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建立健全了以党政领导为核心的责任体系,首创‘四级双总河长’,独创‘四大班子人人当河长’,22755名河湖长实现全省4697条河流湖泊全覆盖。2018年以来,我省河湖长制工作连续三年获国务院激励表彰,赤水河(遵义段)示范河湖建设高分通过水利部验收,成绩是喜人的,但是推动河湖长制往纵深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省政协委员、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喻理飞建议,强化保障机制促进全省河湖长制工作健康发展。
省政协委员、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喻理飞
喻理飞说,目前河长制工作水务部门化现象明显,专职人员短缺、经费不足是全省湖河长制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河湖保护体系化统筹尤其是资金统筹安排不足,河长制工作社会参与仍需加强。
他建议,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与政府职能,持续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运行机制建设与河湖长制工作去水务部门化。强化顶层设计,可参考四川、厦门等省市做法适时出台河湖长制专项法规,推动河湖长制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推动河湖治理法制化建设。同时,强化各级政府的河湖长制工作领导职能,根据各部门(单位)“三定”职责,加快细化分解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河湖长制六大任务的进程,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河湖保护工作,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去水务部门化。
其次,建立人员和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为河湖长制工作有效推进提供基础保障。喻理飞建议,各级政府按照本级河湖长制工作的具体要求,整合资源,保障本级河湖长制工作专职人员的基本数量要求,配齐配强工作力量,为有力发挥各级河湖长制办公室组织、协调、分办、督办的作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各级政府应切实按照要求将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经费和治理项目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为河湖长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第三,坚持“一盘棋”思想,以河湖长制六大工作任务涉及职责为依据强化各部门(单位)有效履职与考核。建议各部门(单位)根据河湖长制六大工作任务的职责细分,回归本部门(单位)职责,切实履职;各级政府加强各部门(单位)的河长制工作的履职考核,强化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同时,针对当前河道保洁、水面漂浮垃圾清运等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影响河湖环境的现实情况,建议各级政府和河长制办公室协调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垃圾清运、水生态保护的部分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河道保洁与水面漂浮垃圾清运等工作,切实有效推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进一步健全河长制宣传倡导与公众参与机制,营造全民参与氛围。鼓励各级河长办、责任单位创新河长制与河湖保护宣传形式,常态化开展河湖保护、河长制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积极通过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聘任民间河长等形式推动公众参与,畅通公众参与和问题处理反馈机制,正向激励引导更多普通民众、志愿服务团队等成为有能量的河湖环境守护者,培育本地河湖保护公益力量,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来源:天眼新闻 )
编辑:张蝉
责编:张亚军
编审:杨楠






